供销社门口不远处,桌子一摆,板凳儿一坐,扇子一摇,周易开启了锣鼓巷摆摊第一天。
没钱没票的,谁跑供销社?
这条巷子人流量大,也聚集了卖菜的各种小贩。
周易穿着旧长衫,眼睛半眯缝着,模样好像搬了凳子晒太阳的大爷。
周围有菜贩子的吆喝声,“一分钱一斤的大白菜哩,叶子绿心里白哩!”
“一根大葱卖三分哩,饺子里缺了它没有味哩!”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胡同里的热闹,抢白菜的大妈吵吵嚷嚷。
挑葱的大爷好比小伙儿挑媳妇儿那般细致。
又过了一会儿,他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只有北风从京城北部山区缓缓吹来,带着沙尘,带着冷气。
若不是那把写着“周小仙”的扇子,谁也不会以为他是算命的。
即便摇着那把扇子,很多人也不认为他是算命的。
一大大妈挎着菜篮子,打桌前走过,热情的,“小伙子,您去那边墙根晒太阳去,那边太阳足!”
周易一把打开扇子,大妈瞅了瞅,“哦,大冬天的卖扇子,能卖出去才怪?”
周易打了一个哈欠,懒得多说一句废话,冬天的太阳温柔地让人恹恹欲睡。
一位大爷站在桌子前,不打量周易,细细地打量着那张他做的雕花小桌,摸索着那精致的花纹,看样子是相中了。
“小伙子,大爷给你三块钱买它,不能再多了!”大爷敲打着桌子说。
周易睁开眼睛,“大爷,我不是卖桌子的。”
“四块行不行,四块已经高的不能再高了!”
老爷子还挺执着,哪只眼睛看到他是卖桌子的?
周易干脆两个字,“不卖!”
大爷掂量下手里的葱捆,“四块钱天价了,错过我这买家,你可没有好下家,我今儿先把话撂这里,明天来了你得求我买!”
说着就要去提桌子,“不卖也得卖,今儿我还就是要搬走它。”
见过强卖的,还第一次见强买的。
周易伸出一根小指,桌子此时千斤顶一样压在地上,大爷疑惑,“这是焊住了,还是冻住了,算了,不买了!”
周易收起那根刚刚伸出的小指。
这开店要养店,出摊也要养摊,怕是今天跑个空?
再不济,也得比和张瘸子唱对台戏那一天颗粒无收的好吧?
一个扎着两条长辫子,穿着蓝底印花袄,围着大红色围巾的姑娘,把围巾往上拢了拢。
她瞅瞅四下,迈着小碎步朝着周易走过来。
礼貌的,“先生!”
听声辨人,这不是冉秋叶是谁?
周易镇定地睁开眼睛,坐的比刚才端正了点儿。
冉秋叶对上那双俊目,又往上拢了拢围巾,只露出一双灵秀的眼睛。
周易心下了然,“姑娘,可是要问卜?”
冉秋叶结巴了,她不好意思说,一个人民教师,却迷信这些个,她也说不清道明,就是想问一问。
周易率先开口,“看你的眉宇之间隐隐有桃花之色,最近怕是有人为你说媒?”
冉秋叶没有应声,她伸开双手,“请先生帮我看看,看看,姻缘
第22章 出摊,冉秋叶问姻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