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康熙一直都不用这种镜子的,这下猛地一看,发现自己的脸确实凹下去一块。
现在他的样子倒真的像这个年纪的老人了。
“皇玛法,你也要好好喝药啊,不要向玛嬷学这些不好的东西。”佳珲向来就是这样的性子,想到了就直接说出来。
另外一边的弘昭,大概是知道阿玛让他们俩进来的目的,只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姐姐这么直接的说出来了。
皇玛法不会生气吧,他心里头想着。
康熙自然是不会生气,听到孙女关心他的话,心里头那股子因为太子忤逆的气也化开了。
他这人就是爱之深恨之切,等着两孩子回去之后,赏赐就跟着后脚一起进了雍亲王府。
让的朝堂上原本跟着八贝勒那些官员,有不少又想来雍亲王府这里投奔。
胤?自然是不会接受这些墙头草呢,他是知道的,里头不少的官员就是咱们这群兄弟,哪里比较强就依附到哪里。
“这群墙头草,将来爷一定要...”到了这里,胤?也不再掩饰自己的心思了,毕竟要是让老八上位了,那大清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
他以为大哥会趁这次机会好好的拉拢太子那边的官员们,却没有想到是老八更加冒头了。
连同宫里的惠妃娘娘,好像大哥也进宫大吵了一番,现在惠妃娘娘还在延禧宫里养病呢,连这次的颁金节都没有出来。
这次的颁金节办的稀散,上头的主子们都没有心思,自然下面的奴才们也都敷衍了事,照着之前的常例来,不出差错就最好了。
更别提朝堂上,现在提出了在立太子的打算。
一日早朝,等着事情都说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有大臣出列:“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君,储君之位也不能够继续空缺着了,为了大清江山的稳定,请皇上早日册立太子。”
他刚一说完,就有别的大臣接上:“臣附议,请皇上早日决策。”
只是这些人大多都不算大官,大多数只是触碰到了能够早朝的官员罢了。
那些大官跟剩下的阿哥们都低着头不说话。
康熙看着眼前说着册立太子的大臣们,眼神像是想要通过他们看出后头究竟是哪些好儿子。
“此事日后再议。”说完之后,就往殿后走去。
康熙已经忍住了怒火,要是以他年轻时的脾气,这几个率先跪下来的官员是万万讨不了好的。
至于再立太子,自己还没死呢,他们难不成是盼着自己早点死。当初立太子是因为大清江山动荡,想要通过立下太子的行为稳定住那些汉人们。
第229章 太子之位风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