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饽饽,很多人都争先恐后的打破了脑袋都想掺和进去。
之所以会这么匪夷所思的转变,就是因为这场北伐的规模太过于宏大了:按照朱棣亲自制定的战略部署,这次北伐的总兵力不会少于五十万,北方各省的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再加上方方面面的辅助人员,参与北伐的人数不会低于百万!
这是倾举全国之力的国战啊,也就只有御驾亲征才会有这样的规模。
说的更准确一点,这已经不能算作是战争了,而是要用雄厚的国力“堆死”对手。
这是朱棣的一场豪赌,无非就是倚仗大明王朝的人力和物力优势,来实现碾压的效果而已。
战争,说到底就是双方综合实力的总体比拼,北边的蒙古人无论如何也拿不出这样的实力和朱棣硬碰硬。
其实,这样的战争根本就毫无悬念可言,纯粹就是国力上的巨大优势而已。
“我爹说,万岁爷执意北伐,无论是谁都挡不住了。但此次北伐过后,就算是可以取得辉煌大胜,终究会导致民生凋敝国力大损……可是万岁爷那样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我爹的意思呢,就是说这样的战争就算是胜了也是得不偿失,而且后患无穷,万一要是败了则一定会动摇国本,你最好不要跟着瞎掺和。”
与其说这是一场战争,还不如说朱棣本人的一次豪赌,举全天下之力的一场惊天豪赌。
出于谨慎的考虑,陈长生确实不太适合掺和进去小说
“不过呢,你也不用担心,这对你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徐静昌笑道:“昨个晚上,我见过了汉王殿下,听汉王殿下的意思,扬州将军的职位马上就要空缺出来,必须找咱们的人来填补这个要紧的空缺,原本是想安排我过去的,但我爹的病情实在让人放心不下,我就提到你的名字……我估计这事应该就是十拿九稳了。”
经过汉王一党中人的运作,把陈长生安排在扬州,做一个镇守将军,完全符合汉王的利益。
“我还是那句话,能做官固然是好,就算是白身也没有什么。无官一身轻啊……”
“你可不要说这样的屁话了,扬州乃是重地,此次北伐汉王必然是要出征的,只有信得过的自己人扼守运河之咽喉要地,他才能放心啊。不过这事还需要一些时间运作,我估摸着新年前后就会有确切的消息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徐府的下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急急慌慌的递给了徐静昌一封信。
看到书信上的内容,徐静昌顿时大惊失色,手中的茶碗瞬间掉落在地,摔的纷纷碎碎。
看着脸色苍白的徐静昌,陈长生赶紧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是不是老公爷的病情危重了……”
“我爹没事。”虽然徐静昌强做镇定,但他的双手却抖的十分厉害,用一种非常古怪的语气说道:“赵深出事儿了,出大事儿了。”
赵深出事儿了?他能出什么事情呢?
徐静昌毫不避讳的就将手中的书信,只是略略的看了一眼,陈长生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第683章 同病相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