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七章 鲁班的手艺[2/2页]

我也不想断更啊 龙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话是这么讲,但他的语气颇为自豪。
      黄笑道:“施总谦虚了,这些都是好东西!”
      “哦?黄先生还懂这个?”
      施伟建眼前一亮。
      姜大龙道:“能者无所不能。”
      “哈哈……”
      众人都乐了。
      黄笑笑道:“懂一点,你这个笔筒,应该是小叶紫檀的,色泽和油性都是上品,再来几个,都能在金陵买个小房子了。”
      “行家啊!”
      施伟建竖起大拇指。
      施伟建得意的,介绍起了这些“宝贝”。
      有的是他花重金收购的,有的是他捡漏来的,还有一些,则是他驱车下乡,花心思买回来的。
      “厉害!”
      黄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
      自己小时候,父亲的木工艺生意兴隆,常常有老板慕名而来,定制各种摆件,他们出手也大方,要求也高。
      可惜后来官府出台的一些条令,来定制的人陆续就少了。
      用时最长的一个作品,是父亲花费大半年功夫,精雕细琢的紫檀木的九龙如意!
      哪怕时隔多年,那件作品也深深的印在黄笑心中。
      时过境迁,也不知那如意,如今在哪个老板的手里,保存的怎么样。
      得到黄笑夸奖,施伟建越发的开心。
      施伟建拿起一个花瓶。
      花瓶的表面,雕刻着一花一鸟。
      图案虽然简单,但黄笑看得出来,绝对出自老师傅的手笔!
      施伟建道:“传说鲁班祖师爷,当年行走天下,有一个手艺师傅不服,便要挑战他,喊来了十里八乡的人做见证,以一夜时间为限,看谁的作品难度大,谁才是真正的大师!
      两人各自一个房间。
      那一夜,手艺师傅的房间灯火通明,叮当声不绝,彻夜未眠。而鲁班祖师,进房后一顿饭的功夫就吹灯睡觉了。
      众人都觉得鲁班名不副实,手艺师傅才是真才实学。
      第二天,那师傅首先展示了他的作品,作品长有三米高有一米,亭台楼阁,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就像是缩小了无数倍的真实的街道!
      众人大声称赞,以为这样的巧手,世上少有……”
      施伟建顿了顿,见众人听得入神,心情更好。
      “……轮到鲁班,他只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凹凸不平的木头疙瘩!”
      “哦?”
      众人听到这里,也好奇一个木头疙瘩,怎么胜得过别人精雕细刻的作品。
      施伟建接着道:“众人见只是一个随处可见的木头疙瘩,都是哄笑不止,但那手艺师傅仔细看了后,却直接认输了!”
      “哦?”
      众人越发的好奇。
      “原来那木头疙瘩,通体完整,表面只有一个细小的口子,摇一摇,听到里面有珠子撞击的声音,只是珠子太大,掉不下来。
      也不知道鲁班用的什么办法,仅通过一个小口子,不光掏空了木头疙瘩的内部,使里面成了完美的圆形,还在里面掏出了一颗圆滚滚的珠子。
      有这样神奇的手段,那手艺师傅只好认输了!”
      “原来如此!”
      众人点头。
      想想这手段也的确神奇。
      哪怕把木头疙瘩从中剖开再粘上去,也难以做到那么完美。
      何况只是通过一个小小的口子呢?
      施伟建道:“我尤爱这小花瓶!瓶口小而瓶肚大,瓶颈又细长,整个瓶子一体无痕,里面却被掏空了,并且瓶壁厚薄一致,难度极高!用的正是鲁班的神奇手艺!”
      木质的瓶子,材质本就脆弱。
      瓶口又窄,瓶颈又长又细,哪怕工具可以伸进去,但又怎么把那肥胖的肚子掏空,在保持壁面薄度的同时,不损瓶体分毫呢?
      “这个厉害了!”
      茅正明和姜大龙也称赞道。
      有鲁班的故事铺垫在前,这一个小小的花瓶,平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

第六十七章 鲁班的手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