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符合条件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
宣大地区,曹文诏刚刚上任宣大总督。而山西和陕西那边的巡抚是孙传庭和卢象升,两人年纪要小得多。
最后目标也只好集中到天津巡抚,以及辽东巡抚还有经略督师各个位置上。
兵部尚书,王永光出列提议到。
“就是在赋闲的督抚当中,高第倒是没有官职,只不过他年纪有些过大,恐难以有精力胜任!”
高第?
朱由?C想起了他做的那些事,要是严格的说起来,他在辽东执行的策略和熊廷弼几乎是一脉相承,或者说是大同小异。
从根本上他就反对袁崇焕和孙承宗等人搞的关宁锦防线。
若是启用他,不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搞什么防御工程,到时也合用。
年纪大嘛,不算事,毕竟有比他年纪还大的,依然在内阁当中。
但是王永光拿出来这么说,朱由?C本来想要反驳,可是最后转念一想便明白了,王永光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那高第在辽东位置上的时候,为了他不提倡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做法。
只是死死的守卫山海关一线,但是高第做的有些过,他不救宁远也就算了,甚至还不去出兵援助觉华岛。
在高第的执政策略当中,只是想要守住山海关一线这样的本土,对于岛屿或者其他的辅助防御并不上心。
换句话说,虽然高第资历也够,能力也有,但是如果让他担任登莱巡抚的话,将来皮岛出问题,高第没准会和当初不支援觉华岛一样,同样不支援皮岛。
这绝对不是大臣们想要看到的。
“高第年纪偏大,那看来王之臣倒是合适!”
“王之臣走了之后,谁来负责辽东?为何不考虑天津巡抚李邦华!”
李邦华此人,朱由?C当然是放在心上。
这可是一个大忠臣,在原来的历史上,一直到明末的时候,李邦华还在坚持,最后没有办法,京城被破,皇帝上吊,他也只好以身殉国。
这样的人自然能够大用特用,如果用在登莱上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针对毛文龙的话,李邦华是不是合用还真要重新考虑。
李邦华眼里揉不得沙子,当初他上任兵部尚书之后,可是严格的筛了一把京营。
当时还逼得不少人,差点闹出了乱子。
现在让李邦华去登莱,要是他翻出点毛文龙的陈年旧事,那家伙能不能老老实实的还真不好说。
万一到时候李邦华逼得急了,毛文龙会不会和孔友德一样跳反,都还是个问题。
朱由?C开口,“李邦华有些年轻,资历上稍微不够深,还是考虑王之臣!”
既然皇帝都出面点将了,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那也好,王之臣调任登莱巡抚,若是职位不够可以加衔或者索性就认登莱经略或者是登莱总督都可以!而辽东的事情交给满桂全权负责!”
“任命官员只是第一步,朕计划对建奴展开重点反击!”
最后的一番话让众臣们都惊呆了。
皇帝是在说气话吗?
265 皇帝在说气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