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成了轧钢厂厂长,杨厂长则调到了一个局级单位当上了局长,而陈秘书也走马上任,成了陈副厂长!
这三人的升迁只有陈秘书引起了一些波动,毕竟轧钢厂不少人都盯着那个副厂长的位置。
结果上面却空降了一个,多少都让人感到难受。
只不过陈秘书跟大领导来过轧钢厂几次,所以大家也都知道他的身份,虽然心里不舒服,却也没人敢给他脸色。
何雨柱当上厂长之后,对于轧钢厂进行了大张旗鼓地整改。
整个总厂这边全部变成了科研单位,生产任务则给了其他分厂。
大领导也没跟何雨柱客气,不断把各种科研单位的人往轧钢厂塞。
何雨柱也是来者不拒,反正总厂车间也多,足够这帮专家折腾了。
为了保护轧钢厂的安全,军方把守卫这里的部队调整到了营级,王红兵那家伙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营长。
港城方面的事情何雨柱表面上已经不管了,那边有娄董事,还有他留下的仿生人,绝对能应付各种问题。
尤其是何雨柱留下的仿生人宏哥,完全接手了内地和港城的联络工作,并且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抢夺地盘,聚敛钱财。
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成了港城黑帮大佬,随着宏哥聚敛的钱财越来越多,何雨柱又派去两台仿生人,让它们注册了一个投资公司,跟娄董事配合在港城地产和股市上搅风搅雨。
本来何雨柱还怕自己跟娄董事联系不畅,导致娄董事那边因为信息滞后被套牢。
现在有了仿生人在港城,何雨柱也就彻底放心了。
对于轧钢厂先锋队何雨柱也做出了一些整改,他把所有工人子弟送进车间,大院儿子弟则进行全天候的军训。
因为何雨柱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会影响无数人命运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
知识青年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不管当时口号喊的多么响亮,但也无法改变由于城市生产力低下,导致大量青年失业,不得不去农村种地谋生的事实!
这种青年大规模下乡从68年12月开始一直到78年10月才彻底结束。
尤其是66、67、68三届初中、高中学生全部上山下乡,史称老三届。
虽然现在距离上山下乡还有段时间,但是何雨柱不得不为先锋队那些孩子做准备了。
工人子弟不用说,要尽量培养成中高级技术工人,然后进入四九城各大工厂。
大院儿子弟的去处大多是部队,所以何雨柱才会让他们加强军事训练,以便到了部队能快速成长起来。
当然,何雨柱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进入工厂和部队,所以他也做了另外的准备,他跟大领导请示,将先锋队的员额增加到了两千五百人,而且是随走随入,这样一来起码能保证自己这个人情库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其实大领导那边也知道何雨柱的想法,不过大领导也是人,有人情世故需要处理,所以对这件事也表示支持。
&nb
第二百九十四章 希望的田野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