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外面一大块空地上,轧钢厂生产的各种施工机械进场。
平整土地,打地基,干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轧钢厂的工人,每天上班下班看着工地上的变化,心里那叫一个痛快。
事情传出去之后,四九城各单位也都是一片的羡慕之声。
甚至还有不少单位跑来轧钢厂取经,想要看看轧钢厂到底是怎么盖楼的!
李新华眼见这次计划又泡汤了,一咬牙一跺脚,决定用那笔资金购买了一批福利物资,给厂里的干部职工发了下去。
这样好歹还能赚些口碑,而且自己也能顺理成章地落些好处。
在李新华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何雨柱那边也收到了系统播报。
叮——
“宿主破坏了李新华第三次争权行动,奖励全套芯片制造技术(技术标准不超过90年代)!”
虽然系统奖励的芯片技术只能达到90年代的标准,但是何雨柱却并不担心,只要自己不断努力,相信系统会给自己更多的奖励。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74年的春天,轧钢厂的“红星小区”已经初具规模。
第一批进口的设备也运进了轧钢厂。
何雨柱为了尽快完成这些设备的整修,早就将引进设备的资料整理了出来。
并且将参加设备测量、整修的技术骨干组织起来进行了严格的培训。
结果第一批设备进厂不到一个星期,所有测量整修工作便全部完成。
经过轧钢厂整修的设备跟新的没什么区别,直接打包起运送去了使用单位。
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设备接踵而来,轧钢厂的工作效率依然喜人。
对此不但陈航笑的合不拢嘴,大领导那边更是接连给轧钢厂发了好几个奖励通报,各种资金、奖金更是给的毫不手软。
全国各大报纸也对新设备引进做了大量的报到,只不过因为何雨柱的要求,这些报道里面鲜少有提到轧钢厂的!
对此何雨柱的解释是,轧钢厂涉及到的机密太多,不宜公开报道。
对于何雨柱这种虚怀若谷,不争名利的表现,大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各种荣誉也给何雨柱砸过来不少。
何雨柱乐呵呵的闷声发财,倒是把沾不上边儿的李新华气的跳脚。
在进口设备整修的过程中,“红星小区”也施工完毕。
虽然小区环境受到时代的局限,显得很朴实无华,但是在绝大多数人都住四合院儿的四九城也算是独一份了!
到了分房的日子,轧钢厂的职工都聚集到了公告栏前面!
只见大红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分到房子的职工名单。
排在第一位的赫然就是易中海!
易中海工龄38年,工级8级,各级奖励加分18分,总分64分!
这分数比第二名高了将近20分,任谁都说不出二话来!
剩下的那些有分房资格的职工按照分数依次排列,直到第600名截止,分数再低的就不在榜上了!
那些没分到房的职工自然是羡慕的不行,可是自己分数跟哪儿摆着,也没什么话说。
第三百二十七章 你负责吹,我负责实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