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和生产吧?”
何雨柱摇摇头道:“那不可能,轧钢厂属于国有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需要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新建的两个厂则是合资企业,它们的目的除了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之外,还要为投资人盈利。
如果把这两个厂放在轧钢厂名下,我请问你,这两个厂是自主经营,还是听总厂的安排?
如果是自主经营,那么放在轧钢厂名下的意义何在?
如果是听总厂的安排,如果企业亏损了,投资人的利益怎么保证?”
李新华张了张嘴,竟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别说李新华根本不懂经营,就是吴主任现在也是一脸的沉思状。
没办法,合资办企业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是个新课题,而且属于走一步看一步的实验项目。
搞好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以后这种合资办企业的模式会逐步推广。
要是搞砸了,国家和投资人遭受损失不说,他自己也会跟着吃挂落。
虽然吴主任对何雨柱的提议也拿捏不准,但是他倒是有个明确的认识。
那就是何雨柱是大领导的人,既然何雨柱敢提出这样的条件,显然是经过大领导同意的!
那么在这件事上自己反对也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先记下来,往上面一交,行不行由上面去定好了。
于是吴主任说道:“何先生的这项建议我们会向上面汇报,但是上面是否同意,我就不敢保证了。”
何雨柱点点头道:“吴主任如实汇报就好,我们这边也会向领导提交会议记录。”
吴主任又是一愣,心说:“这你还谈个屁啊!你自己直接跟上面打报告不就得了?
搞得老子心潮澎湃的,结果就是个传话的!”
不过表面上,吴主任还是很严肃地道:“那么请问何先生,剩下的十亿资金,您打算投在什么地方?”
何雨柱道:“剩下的十亿资金中,我们会再拿出一亿投资轧钢厂的进口设备整修项目。
因为轧钢厂的进口设整修还停留在人力为主,器材为辅的阶段,这样的效率太慢了。
所以我会投资一个亿,购买一批国外先进设备,让轧钢厂设备整修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吴主任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李新华,发现这位正跟哪儿咬牙切齿呢!
没办法,轧钢厂三驾马车已经被抢走两架了,现在何雨柱连最后一架都不放过。
如果没了这三驾马车,轧钢厂就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厂了。
李新华就算成了轧钢厂厂长,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吴主任笑了笑问道:“那么这项也要从轧钢厂剥离吗?”
何雨柱却摇摇头道:“这倒不必,另外我还会投资一个亿,帮轧钢厂各分厂升级设备,提高产能。
我打算在三年之内,把轧钢厂的总体技术水平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
此言一出,吴主任、李新华顿时大惊,可以说何雨柱的想法太超前了,他们根本连做梦都没梦到过!
吴主任有些迟疑地问道:“那个!何先生,您确定不是开玩笑?”
何雨柱自信地一笑道:“当然不是开玩笑,我在轧钢厂任厂长十年,在这十年里我自认对轧钢厂最大的贡献不是拉了多少项目,也不是搞出多少新设备。
而是为轧钢厂储备了足够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保证,在轧钢厂设备升级之后,马上就能让新设备转化为生产力。”
第三百五十二章 如此谈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