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相遇相识[2/2页]

将在 琪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碗,喝了一口热茶。
      书生随手也端起面前的茶碗,发现茶已凉透,便泼出棚外。提起茶壶,发现茶壶已空。摇了摇茶壶,正准备转头招呼伙计,再给添上热水。发现对面之人,正在给自己的茶碗倒着热茶。倒完茶,那人还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你这人倒是有趣、敢问兄台姓名?”。喝了一口周放倒的热茶,放下茶碗对着周放说道。
      “我叫周放。”。周放拱手道。
      “在下吕长台,年岁十六。”,名为吕长台的自报家门。
      “我也十六,你我同岁,不过我应该大你一点。”周放很惊讶,看着吕长台颇为稳重的气态,以为比他大呢,谁知竟与自己同岁。
      “周兄,谢过此前茶水。”。吕长台拱手道。
      “长台兄客气了,区区一碗热茶,当不得!”周放摆摆手道,有个人在这雪花飘舞的天气里,聊聊天,倒也不会那么枯燥。
      “长台兄,是哪里人士?这是准备去何处游历?”。周放主动问道,可不能轻易的冷了场,好不容易有个人聊聊天。
      “固县,徐文镇人。至于去往何处游历,大余朝地大物博,七州之处皆可前往。不过,我也是第一次出门,目前还没有想好去哪。准备先游历一下,廖州辖下各处,再作打算。”。
      固县与周放所属圩县相邻,都归属于廖州地界。
      “我是圩县,洪井镇人。你我倒是,相隔不远。”。
      “听闻周兄,要去圩县县城,不知圩县县城,是否繁华热闹?”。
      “啊?我,我不清楚,我也是第一次出门,之前从未去过县城。”。
      “哦?你我挺有缘的。”。吕长台来了一句,周放心中暗自诽谤,有缘?哪里来的缘?难道是有缘同样第一次出门?
      “是是,长台兄说的在理,刚才望长台兄,一直沉醉于书中,不知道长台兄所看,是何妙书?”周放借机岔开了尴尬的话题,故而问道。
      “妙书倒也称得上,此书,乃我偶尔所得。一直未曾翻阅,出门的时候,怕途中无趣,便装入行李之中,适时拿出来,打发一下自己。你进棚之时,我也是刚看不久,对书中所说,一时吸引,故而沉醉其中。”,吕长台说罢,将放置腿上的书卷,放到桌上。
      《兵法拾遗》
      “一部兵书?”。周放惊讶。
      “也算也不算,说不算吧,并未知晓何人所著,倒像是一卷民间杂记。说算吧,确实里面记载的,都是历朝一些发生过的战事,排兵布阵,借势御敌之法,还有注解,倒是奇妙。”。
      “哦?那倒是一本奇书。长台兄,也对行军打仗,兵法之事感兴趣?”。周放有点惊讶,因为吕长台怎么看,都像一位文弱书生,说他要考取个功名啥的,倒是合适。
      “长台兄一看就是,寒窗苦读,饱读诗书之才。就没打算,去考取个功名,官袍加身,已施抱负?”。
      “呵呵,周兄过誉了,读了几年之乎者也,倒是真的。在下年少,谈不上饱读诗书中的才子。至于考取功名,谋个一官半职,在下倒是志不在此。”。
      “哦,长台兄所言为何?据我所知,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一朝堂前坐。不就为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官袍加身,能为一方百姓谋福做主。”。周放也是有所疑惑。
      “周放兄所言不差,大部分人嘛,十年寒窗不就是为了能,一朝出名天下知。可以光宗耀祖,光大门楣。或自持满腹才华,结交名门,混个门客供奉,也是衣食无忧。但是官袍加身,不见得就能为百姓谋福祉,贪赃枉法之辈,不乏读书之人。”。
      “在下志不在此,并非自持清高,无视百姓,在下也是乡下之人。同为读书人,可谋朝堂,可谋城墙,我志在做,那谋城墙之士。高墙若危,岂有完地?又何来百姓之福。”。
      “朝堂亦能出谋献策,宵小之人也有,与其勾心斗角,不如远离来的痛快。当然,目前这只是,在下心中所想。将来何从,不得而知。周兄就当听个闲话,在下羞愧。”。
      周放听完吕长台所言之后。立马起身,拱手行礼,年纪轻轻当有此见识,有此胸襟,令周放佩服。让周放对眼前之人,不由起了结交之心。大礼不为过,当得!
      “长台兄一句话,说的在下心中,佩服不已。虽为同龄,不及长台。不知未分别之时,可否结伴而行?”。
      “周兄过于秒赞了,一时口舌之快而已,我也孤身,当得同行。”。吕长台还之以礼。
      两人相望一眼,哈哈大笑,甚是痛快!端起茶碗,相示,同饮!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两位并无交际的少年相遇,在简易的茶棚中,相知相识。空中的雪花还在飘落,茶棚中的两人已相谈甚欢!

第12章 相遇相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