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并未太成功,此郡就是南阳郡。
至于这三郡内,百姓们平日里生活所需的燃料,已经开始被来自太原郡等古晋国地区内的石炭所代替。之前,历次大战中,汉军俘虏了那么多匈奴人,得有一个去处才行。于是,金知蝉就建议朝廷,让韩安国、徐乐和石庆在其各自郡内寻找石炭矿。
华夏煤炭矿区有很多,可是,在古晋国地区有很多天然露天或者浅层易于发掘的大型煤矿。这三位郡守很快就在郡内找到了这种可以代替木炭的石炭。再加上金知蝉在长安城的时候,已经命令手下的铁匠打造出了蜂窝煤炉子和人工压制蜂窝煤的磨具,使得如今整个关中,已经用蜂窝煤几乎完全取代了木炭。
由此,也使得樵夫这个行当在大小城市消失了。
当然,纯铁制的蜂窝煤炉子,因为笨重,而且价格解围昂贵,根本就不是寻常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的。毕竟,在这个时代,铁匠们在打制铁制品的时候,即便以及有人开始学着金知蝉采用了水车冲力打压的方式,也还是无法把铁打成像后世那种非常薄的铁皮。
故此,金知蝉还命工匠想方设法地或是用砖,或者是直接用泥砖制成了蜂窝煤炉子,并且把这两种方式免费推广了出去。这才使得蜂窝煤炉子在关中大行其道。
齐鲁地区本身就有煤矿,因此,金知蝉来到东莱郡之后,首先就派精于探矿的人在东莱郡内寻找煤矿。别说这处煤矿还正好找,就在沿海地区。由此,先是东莱郡,接着是胶东国和北海郡先后都用石炭取代了木炭。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樵夫,也全都被招募为采矿工了。
青鸟港要开木工学校一事已经公开,就立刻在这一郡一国之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要知道,在古代,平民百姓要想学习一门手艺,是非常困难的,一般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工匠家里相当于为奴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没有任何工钱的状况下,才有可能学会手艺。
像青鸟港的这种做法,百姓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因此,一时之间,一郡一国得知这一消息的百姓纷纷带着上干粮和家中适龄的儿子一起赶往了不其县。
这股风潮把卜至忠和铁平都吓得不轻,不但是边远乡里,就连郡治县城之内,也是如初。
金知蝉却早就料到会是这种情况,在青鸟港的木工学校,当然也不会只教孩子们木工手艺,像是铁匠,船员,种树,反正她所需要的各种工匠,都会在这里传授。为此,金知蝉特意把她留在长安城郊区的工匠全都招到了青鸟港。
要不是实在是解释不清的话,金知蝉都想给这个学校起一个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名字lanxiang。
最终,让木栋感到吃惊和头疼的是,学校还没有见到影子,就已经招募到了两万人,这还是限制并甄别了招进来孩子的年龄结果。
第446章 青鸟木工学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