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4章 七年[2/2页]

攀龙化鸾 侠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在此期间,元鼎五年,西羌与匈奴人暗中通使,九月西羌十万余众发动叛乱,进攻故安,围攻?⒑保?氪送?保??饲V拼蠛旱谋?Γ???壕?淖⒁猓?倥?艘才杀??ノ逶?ぃ?绷宋逶?さ奶?亍
      不过,这也是这七年当中,匈奴人唯一的一次派兵进犯大汉边境的军事行动。
      为了报复匈奴人的此次进攻,汉武帝派公孙敖出九原,赵破奴出令居,跑到塞外两千里,也没有能够见到一个胡虏的影子,不得不无功而返。
      而在文治方面,因为大汉长江以北各郡县普遍都实行了限田令,故此,这七年间,虽然每年各地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譬如水灾、旱灾,但是,各郡县因为百姓们的家中都有最少一年的余粮,故此,各郡县再未发生过大的饥荒。
      不过,这里面当然有例外的情况,那些刘姓诸侯国国王因循守旧,大部分都不肯在自己的封国内实施限田令,而汉武帝因为实施了推恩令,因此,也没有强令在这些地方强行推行限田令。结果就导致,灾害来临之际,这些诸侯国中的百姓们因为家中没有存量,他们只能选择逃荒。
      一来二去之间,各个诸侯国国王等到发现这一情况的时候,已经晚了。这个时候,他们是空有其地,而无其民。有地无民,没有人种地了,国中又哪来的税收呢?
      这里面,真正要说聪明的国王,自然是胶西王了。他之前因为金雪盐的缘故吃了几次暗亏之后,也学精明了,他是第一个自发在国中实施限田令的国王,而胶东国国王刘贤和淄川国国王刘建之所以在国内实施限田令,那是他们怕得罪了国相,被动而为之。
      却没有想到,因此而地利。
      后来,各诸侯国国王也纷纷仿效胶西王的做法,在自己国内实施限田令。只不过,他们这个时候才实施,已经晚了,顶多也就是能够保住国中残存的百姓,他们这么做却逼走了自己国中的大中地主和大中商人。实力又被削弱了一次。
      这些确实汉武帝愿意看到的,他之前之所以没有强令各刘姓诸侯国内必须实施限田令,就是早就预见到了这个结果。
      这七年间,汉武帝也曾多次封禅泰山,可是,他进入齐鲁地区之后,却并未驾临过东莱郡,东莱郡郡守卜至忠也从未主动邀请过汉武帝。
      “陛下,前面就是东莱郡郡界了。”这一次,汉武帝是直接从上一站缑氏,通过各郡县之间相连的马路直达东莱郡的。
      这一路上,汉武帝可谓是大开了眼界。
      金系官员治理的郡县和非金系官员治理的郡县,光从沿途的马路就能看出很多的分别。
      所谓金系官员,指的就是有金知蝉本人有关的官员。比如那些从金府出来的官员,以及公孙厚乐这种与卜至忠是朋友的,都被称为金系官员。
      这其中,严安、徐乐和韩安国最为特殊。

第464章 七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