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得跟着鼻子发酸,是怎样的感情,能让一个杀伐果断的男儿泪流满面啊?
更何况,这个人是蒙恬大将军!
秦始皇鼻子也酸酸的,眼睛蒙了一层水雾,他在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帝王,不可以失态!
“蒙恬拜见陛下!”
哭了片刻后,蒙恬也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走上前来给秦始皇行礼。
“免礼。”秦始皇平复好了心情,缓缓说道。
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他们君臣之间的感情,刚才一切早已尽在不言中。
他懂蒙恬的委屈和思念,蒙恬也懂他的牵挂和羁绊。
所有想问的话,其实早已经有了答案……
情至深则无言,情至切则无声,他们的君臣之情,无需多言!
这时候,其他人也走到了秦始皇面前,纷纷行礼。
“张骞拜见始皇陛下!”
“班超拜见始皇陛下!”
“苏定方拜见始皇陛下!”
“许行拜见始皇陛下!”
“贾思勰拜见始皇陛下!”
“王祯拜见始皇陛下!”
“徐光启拜见始皇陛下!”
“沈括拜见始皇陛下!”
“宋应星拜见始皇陛下!”
嗯?沈括和宋应星?自己没有要求,天道居然也主动复活他们两个了?
此刻,秦始皇终于知道为什么是十个人了,多了沈括和宋应星,好啊,大秦求贤若渴,这两位是全才啊!
“免礼!”秦始皇笑着点点头,对众人非常满意。
有了这些人,大秦的农业和科技更有希望了,而徐光启和沈括不仅可以搞农业和科技,还是政治家。
只是,这沈括和苏轼苏辙两兄弟可是有恩怨的,不知道他们能否化解,估计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心胸宽广,应该不会针对沈括,唉,当初的乌台诗案,沈括也可以算是始作俑者。
当年,沈括受命巡察两浙农田水利,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沈括到了杭州,与苏轼谈论旧情,把其新作抄录了一份。
回到京师后,沈括就用附笺的方式,把认为是诽谤的诗句详细的\"注释\",交给了皇帝,揭发苏轼在诗文中\"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
几年后的乌台诗案,再次拿这些诗做文章,最后苏轼被贬,其弟弟苏辙和其他好友也受到了牵连,其中还有司马光和范镇。
当然,也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希望不是真的吧。
不过听说,在乌台诗案十年之后,沈括举家搬迁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东)。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知州,沈括居然像个没事人一样,经常跑到杭州去找苏轼唠嗑叙旧,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也只得继续微笑面对。
所以,自己的担心,应该是多余的吧?
秦始皇当然希望手下大臣能团结合作,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怨,终究难以避免,比如自己迟迟没有复活李斯,也是考虑了李斯与蒙恬兄弟的恩怨
第139章 帝王,不可以失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