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吏部侍郎就出言阻止。
“陛下,生产工具改良不过是小事,何须朝廷上下配合。若是工具有用,百姓自然会相互转告,根本无需朝廷插手。”
不少官员都十分认同,工部的小事都拿到陛下面前,也太不懂事了,耽误他们上奏。
刘尚书听了,立刻出来反驳。
“陛下,臣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入朝为官,一切都是为了百姓。农业是我朝重中之重,只要与土地,种地相关的,都是国家大事。”
“臣在工部多年,接触的农户不少,种田艰难,粮食来之不易,既然我们改造出合适的工具,就应该大力推广,为广大百姓减轻痛苦。”
刘尚书的话,并没有什么效果,不少人把他看做跳梁小丑。
“陛下,刘尚书说的好。可这些东西还没有经过检验,就大肆推广。若最后证实没有用处,岂不让百姓笑话,影响朝廷的声誉。”
“臣建议先小范围推广,若是有成效再说。”
工部的人狠狠的瞪着他,恨不得把他的嘴堵上。
李佑见这些人想坏他好事,立刻开口反击。
“秦大人,此言差矣。这三件工具都是本王亲自设计,经过多次测试,才让刘尚书上报的。”
“还没有搞清楚,就先下定论,也太不把父皇放在眼里了。”
秦大人没行到齐王会出来反驳,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都别吵了,”李世民出言阻止:“这次工部改造的工具确实不错,朕和长孙无忌都亲眼见证,在场的农民都亲自使用,确实能省力,为农夫减轻劳作的痛苦。”
“朕决定,将在各地大力推广风力水车,把全国的水利工程都利用起来,改善一些偏远地方缺水的困境,助他们种出更多的粮食。”
“另外,只要是种植水稻的区域,都推广曲辕犁和秧马。朕相信,今年大唐的水稻一定丰收。”
李世民旨意一出,在场的官员纷纷附和,早已没有刚刚的剑拔弩张。
除了李佑以外,工部的人都挺直腰板,喜出望外。
刘尚书之所以要在朝堂提起此事,是新让所有人都知道,粮食产量与工部工作相关,丰收有工部的功劳。
退朝之前,李世民还宣布了提李佑为从五品工部朗中的旨意。
很快,新科状元齐王李佑立功的消息传遍了长安。
百姓们知道后,都跑到曲江池观看风力水车,称齐王殿下爱民如子,心系百姓,是他们的大恩人。。。
长安城内的学子们都十分惊讶,没想到齐王殿下不止文采飞扬,还聪明过人,半个月不到,就解决了农耕之事,简直是天下学子的楷模。
而那些准备栓选的新科进士,第一次知道自己与齐王的差距。
之前还想着文学成就比不过齐王,至少他们可以努力做实事,用政绩弥补。
可他们还没如栓选,齐王殿下就立了功,从从八品主事,直接升为从五品郎中。
为了尽快推广农具,李世民集合六部和各地官员的力量,派工部的人去各地指导,争取用最快的速度,让农户享受到新农居带来的便利。
江南,鱼米之乡。这里的百姓大多种植水稻,一年两季。
柳主事负责江南各地的农具推广。一到江南
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步,从忽悠孩童开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