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使者说,不是暹罗那边的稻比我们大明的高产,而是那边的气候温暖,雨水又多。
      所以粮食才会高产,和稻种关系其实并不大。
      不过,那边的米确实比我们的吃起来更香,想来也是因为气候的原因。
      还有派去天竺的人说,天竺的土地更好,那边的人都不需要怎么劳作,就能让自己饱餐一顿。”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地的人普遍都比较懒。
      吃完上顿,都不会去考虑下顿该怎么办。
      现如今是百姓懒散,国家动乱。
      景舒抿了抿唇,轻声道:“那咱们应该做些什么才好?”
      这时候的中原天气就是这样,还能把老天爷给换掉不成?
      朱瞻基靠在软枕上道:“对内继续学祖宗们,兴修水利,灌溉民田,轻徭薄赋,整顿卫所。”
      “实现太祖所说,养军不费百姓一粒米。”
      要是不够,东瀛运回来的银子,那可不就派上用场了?
      “对外,既然暹罗的米好些,他们对我们的茶叶锦缎也感兴趣。
      那就让他们用粮食来换,五石大米换一斤茶叶,即可达到双赢的局面。”
      反正,茶叶这东西中原有的是。
      怎么算,他也是亏不了的。
      景舒点点头,又笑道:“那皇上可得严格控制了,别让商人们把茶种等物给带出大明以外的地方,那可就相当于把摇钱树给带出去了。”
      在茶种没流出去的时代,这东西可比鸦片更值钱。
      “那是自然。”
      朱瞻基又不傻,自然知道妻子的意思。
      “不过,我还是让使者把粮种带回来了,不管是不是土地,和天气的原因,总是要让农政司种过才知道。”
      哪怕只比占城稻好一些呢?
      来的时候,慢悠悠的,回去的时候可就是马不停蹄地赶路了。
      景舒虽然有些不适,但是也还好,但夏原吉一把老骨头可遭不住,十天下来瘦得没个人样。
      朱瞻基前去看他,关心了几句,老夏虽然很想缓一缓再继续赶路,却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毕竟,皇上都没说什么。
      咋?
      你比皇上还娇贵不成?
      朱瞻基是当皇帝的,他也不可能有这么贴心的心思。
      还是景舒提议:“夏老年纪大了,不然就慢慢回京吧,若是跟咱们的脚程,怕是顶不住啊。”
      夏原吉感动的两眼冒星星,皇后殿下可真是心细如发,又如菩萨一般漂亮的人儿呢。
      他决定了,回头一定要跟史官为殿下美言几句,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皇后殿下的贤德。
      朱瞻基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他又看向杨荣:“你年纪也大了,不如和夏老一块儿,慢慢回京如何。”
      免得回头又病了,没办法公务,多耽误事儿啊。
      杨荣可听不得年纪大了这四个字,因为在他心里,年纪大了就是无用的意思,他还想在朝堂上叱咤风云呢,怎么会承认自己老了?
      于是,他立马拱手道:“

第 197 章 语言的艺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