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六十二章 谁去谁留[1/2页]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西门扬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军师?”刘备叫住欲离去的庞统。
      “主公还有吩咐?”庞统问。
      刘备不解地问:“现在派人向孔明求援可行否?正好曹操此时在攻打孙权,荆州应该没有多少防守压力。”
      起初入川在荆州留下重兵,就是刘备对收取西川也没底,现在被迫开战却苦于兵少将寡,以三万兵与刘璋十万益州兵对抗,只能用前途堪忧四个字形容。
      庞统摇摇头:“我们和刘璋虽然明面上没决裂,但人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我估计出川的水路要道已经不好通过,消息要送出去非常困难,不过可以试一试”
      “军师去将法孝直请来。”
      “唯。”
      刘备寄希望于法正的身上,希望他能想办法把信送出去。
      益州风云突变,荆州则迎来了收割季。
      经过夏秋两季紧张的螟虫防治,荆南四郡的稻谷有了上半年七成的产量,这在灾年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在以往收割的季节,蓝田会派出陷阵军到各县帮忙,但是这一季蓝田却让他们休息。
      蓝田面容冷峻地站在田埂上,观看着城外百姓在忙碌的割稻子。
      “先生,见您满脸愁容,还是对产量不满意?”高顺好奇地问。
      “总是感觉有事会发生,只是等得有些焦急罢了”蓝田摇摇头。
      在蓝田记忆中,建安十七年底刘备与刘璋会反目,他的一些安排都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高顺没有多问,因为蓝田的预言和感觉太准,心说不会有什么倒霉事吧?
      两人看了几个稻田就骑马回城,在太守府前看见一个商人等在那里,走近发现是蓝田培养的‘红顶商人胡恪。
      胡恪原来是陷阵军侦察营的队头,曾经在夺取江陵中有突出表现,后来因为他行事机敏知变通,被调入泉陵学堂为警卫长,长江报发行后又被安排去行商,是蓝田非常信任之人。
      “这次回来得很快嘛。”高顺笑着招呼。
      “将军,先生”胡恪抱拳行礼。
      蓝田先是点点头,然后疑惑地问:“比预计时间早了半个月,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刘璋杀了张松全家,出入西川的水陆要道都被封锁,我的商船因为有特许才被放行,这算不算重要消息?”胡恪问。
      蓝田瞪大双眼,额头上都皱起了纹路。
      “伯平,叫兴霸别再练五禽戏了,让他赶快来太守府报道,有紧急的事情。”
      “唯。”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高顺和甘宁联袂出现在蓝田眼前。
      “先生,发生什么事了?”甘宁疑惑地问。
      蓝田表情严肃:“益州现在有大事发生,伯平你放下手中一切事,把军中的将官都派出去募兵,我要求明年二月前有不低于三万人,而且至少要在新兵营受训一个月。”
      “二月前?眼下已是十一月中旬,青壮现在都在收粮”高顺道出了当前困难。
      “我只要结果,行还是不行?”蓝田追问。
      “保证完成。”高顺铿锵抱拳。
      “我呢?”甘宁很少见蓝田这样严肃,他见高顺已经领了任务,也迫不及待想知道自己干什么。
      “让运输船队

第两百六十二章 谁去谁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