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壮哉于谦!大明边境北推万里![2/2页]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萧蓝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哈哈哈!”
      朱祁钰激动。
      朝臣也在激动。
      四十年来,第一次大胜仗啊。
      名垂青史的大胜仗。
      十四万鞑靼精兵啊,于谦手上才多少人?十余万人。
      以少胜多,打得漂亮!
      “陛下,于太保之功,乃景泰朝第一!”胡?跽戳苏囱劾幔??亩?雍?L,在这一仗中崭露头角,他也与有荣焉。
      “是,景泰朝第一!”
      “他就是朕的中山王(徐达)!”
      “老太傅,您亲自拟定重赏名单,一个都不要漏下,都是大明的有功之臣。”
      “死去的也一定要重重恩赏。”
      “是为朝堂死的,朕不能让他们寒心。”
      “战殁者,允其一子荫官,从小旗开始。”
      “活着的,统统升官。”
      “老太傅您亲自拟定,阁部商量,然后递交到朕这里来。”
      朱祁钰喜气洋洋。
      奏章最后,于谦请罪,他擅自做主用缴获封赏。
      “告诉于谦!”
      “他出京时,朕就允他权宜之权!”
      “他做的事,就是朕授权给他的,无须请罪,他也没罪!”
      “那些缴获不必入官库,统统发下去,记录在案,减少解运的损耗。”
      “不够的从解运中赏赐,一定不能薄待了功臣!”
      “把这句话写进圣旨里,包括所有赏赐,必须写进圣旨里,让有功之臣看到,朕在中枢看着他们呢!”
      “再告诉于谦,去了辽东好好打。”
      “不必担心功高盖主。”
      “朕准备好了王爵,在京中等他!给他庆功!”
      封王!
      他想让于谦变成勋臣魁首!
      但是,一旦于谦封王,就不能出京征战了,他永远只能坐镇京中了。
      再说了,于谦的功劳,还不够封王,追赠封王是够了的,想活着时候封王,还得再打几场这样漂亮的胜仗才行。
      朱祁钰之所以这么说,是振奋人心。
      他决定大力扶持军功集团,就要给人足够的甜头。
      “陛下,于太保乃文臣,如何能封王?”胡?趿⒖坦蛳隆
      于谦是文臣的顶梁柱。
      绝不能被勋臣拉去。
      皇帝的心思,他猜出几分,想用军功集团制衡文官集团,形成洪武朝的文武分治。
      但陛下您就没想想,一旦封出去大批勋爵,以您的能力,能镇住这些人吗?
      太祖何许人也?
      手下文臣武将,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他想杀谁便杀谁。
      太宗又有多厉害?
      他手下的武将,打仗水平可能都不如太宗皇帝爷儿仨。
      您是以功封的,等军功集团做大,您是镇不住的。
      等到时候,您还得想办法杀人。
      可您杀武将,和杀文臣,可就不一样了。
      最重要的是,文官不希望再出现武勋集团。
      没看现在,能打仗的都是文官嘛。
      胡?、于康是要走科举的。
      武勋衰落已成定局。
      军功封爵的时代过去了,决不允许重现。
      “哈哈哈,就算朕封他为王,他愿意吗?”
      朱祁钰大笑:“朕封于谦王爵,于谦会自杀在大宁,哈哈哈!”
      朝臣忍俊不禁。
      奉天殿内雀跃无比。
      “朕打算晋于康怀安侯,胡?和顾荣、牛珍、塔尔古金封伯,诸卿意下如何?”朱祁钰问。
      “陛下,于康虽有战功,但在战场上犯了罪,差点导致我军崩盘,老臣以为不赏不罚。”
      王?道:“胡?怕是有科举之心,封爵并不适宜。”
      “而牛珍、顾荣虽有战功,但仅凭一功便封爵,并不符合祖制。”
      任谁都能看出来,皇帝迫切扶植军功集团。
      “就是说,不封不赏喽?”朱祁钰眉毛拧起。
      “陛下,胡?要走科举的,封了爵位,就走不了科举了。”胡?跫峋龇炊愿??L封爵。
      他家是文官人家,绝不去当恶臭的勋爵。
      “好,胡?暂且不封。”
      “于康虽然有过错,但于谦已经罚过了,他确实有大功。”
      “先晋封怀安侯,但不赐世券。”
      “塔尔、牛珍、顾荣皆封伯爵。”
      “但都不赐世券。”
      “世券可以再凭大功来挣。”
      “塔尔古金赐名郑古塔,封乐安伯;顾荣封昌邑伯;牛珍封安丘伯。”
      朱祁钰盖棺论定。
      这伯爵封定了。
      这一仗打得这么漂亮,怎么可能不赐下几个爵位?
      千金买马骨。
      论此战,灵魂是于谦,其他人只是借了于谦的光罢了,朕让他们单独领军,可都不是一军主将。
      但朱祁钰硬给他们封爵,是告诉军中诸将,只要你们有战功,朕就给你们天大赏赐。
      “臣等遵旨!”
      胡?跆鞠ⅲ?实厶?绷恕
      这一侯三伯,都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下朝后,朱祁钰精神抖擞。
      他把阁部重臣留下。
      “陛下,现在不是往北推疆域的时候。”耿九畴苦笑。
      皇帝盯着地图看个没完,还在蹲在地图前画线。
      心思昭然若揭。
      “怎么讲?”朱祁钰不抬头。
      “陛下,边境推这么远,粮食如何解决?”耿九畴问。
      “先坚持几年,过几年御米等普及了,便不必担心粮食问题了。”朱祁钰回道。
      “等那时,咱们战线往北推也不迟啊。”
      朱祁钰抬起头:“鞑靼十四万精兵啊,全都崩了!”
      “于谦煞费苦心,战损十余万,难道就到此结束了?”
      “不行,朕不甘心!”
      “朕要土地!”
      “让漠北人无处放牧!”
      朱祁钰愤愤不平,坐在地图上:“朕就要往北推!把鞑靼人赶去西边!”
      他像个生气的孩子。
      没错。
      于谦确实打崩了鞑靼。
      但是,草原上的财富,只会白白便宜瓦剌、兀良哈、女真部等等,唯独大明吃不到。
      可大明才是这一战的功臣。
      却连战利品都收割不到。
      朱祁钰心里憋屈。
      胡?蹩嘈Γ骸爸性?醭?蚶慈绱耍?勖敲环ㄔ谀?绷⒆恪!
      “大唐如何立足的?”朱祁钰义愤难平。
      冯孝叮嘱他地上凉,朱祁钰才站起来。
      “回陛下,盛唐用胡人控制漠北,自然疆域辽阔。”
      “但正因为大唐由盛转衰,胡人不听中原王朝将令,才有了安史之乱。”
      胡?蹩嘈Φ溃骸拔掖竺魉淙唤?蛟恫蝗缡⑻啤!
      “但两京十三省,皆是我大明直属之地,我朝堂政令畅通无阻。”
      “这才是汉人的核心。”
      朱祁钰愤恨。
      于谦打了这么漂亮的一仗,战果却便宜异族。
      这仗打得真他娘的憋屈。
      “如何才能在漠北立足?”朱祁钰咬着牙问。
      “粮食,只要有充足的粮食,漠北就是咱们的家园。”
      胡?跞险娴溃骸疤煜碌嘏探允侨绱耍?灰?苌??甘常?伎沙晌?掖竺髁焱痢!
      “那御米……”
      朱祁钰话没说完,就被胡?醮蚨希骸氨菹拢??赘崭赵灾郑?共恢?莱晒?绾巍!
      “就算真如您所说,推广起码需要两三年。”
      “真的普及需要十年以上。”
      “咱们扎根漠北,每年巨大的消耗,比打一仗还要头疼。”
      朱祁钰不听他??拢??盏乜聪蛉撼迹骸把οg觯?阍趺纯矗俊
      “老臣赞同老太傅所言,漠北好打不好守,又一片平原,就算构建城池,也无法阻挡骑兵冲锋。”
      薛希琏实话实说。
      叶盛、王复等人都说不能推边境。
      “他娘的!”
      朱祁钰气坏了:“那咱们就将胜果拱手让人?”
      “朕实在不甘心!”
      “凭什么啊,咱们死了这么多人,打赢了天大的胜仗,彪炳史册的战功。”
      “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朕觉得太憋屈了!”
      群臣躬身。
      这是没办法的事,太宗皇帝打崩了兀良哈,这才给了瓦剌、鞑靼崛起的空间。
      自古中原王朝皆是如此。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又如何?
      最终还得退出草原。
      打仗耗费极多,还不如花钱买和平,所以很多王朝都用岁币买和平。
      这是地理环境决定的。
      没有办法。
      “若御米能在漠北种植,能提供足够的口粮呢?”朱祁钰看向群臣。
      “那漠北,就是大明的后花园。”
      胡?醢寥坏溃骸澳?凳趋谗啊⑼哓荩?褪浅杉?己垢瓷??泊虿还?颐牵
      中原王朝打仗需要完整的后勤线。
      只要后勤补给足够,靠人海战术,也不可能败。
      “朕相信自己的梦。”
      朱祁钰看向胡?酰?锲?砘?骸袄咸?担?茉市黼奕涡砸淮温穑俊
      “诸卿,朕没儿子,只想做出千古功业,让后世记得朕,知道有景泰帝这一号人。”
      “朕这辈子,唯一的追求,就是彪炳史书了。”
      “诸卿,给朕一次机会,让朕任性一次,行吗?”
      说着说着,眼泪垂下。
      朝臣跪在地上,默不作声。
      “陛下,朝政不是儿戏,咱们边境推到北边去,占了鞑靼的牧场,就需要大批移民。”
      “一旦……”
      “老臣是说一旦,咱们守不住那片土地,移过去的百姓怎么办?”
      “咱们建造城池,就会将中原的文化、经济等,所有秘密带去漠北。”
      “一旦咱们被赶走了。”
      “漠北胡族学会了咱们的东西,您说说,咱们还能守住长城吗?”
      胡?跹劾崃髁讼吕矗骸袄铣家蚕牖指从览殖??虬 !
      “但那些都是不毛之地啊。”
      “您会说咱们谨守长城,哪怕有一天,被胡族打过来,也可以依托长城构建防线。”
      “可您想过没有,人心思变。”
      “等咱们没了北方敌人,九边就会快速堕落下去。”
      “就如北元被我明君冲进了首都,那些北元贵族连马都不会骑了。”
      “陛下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陛下之心老臣感同身受。”
      “可国家毕竟不是儿戏,老臣不能允陛下任性啊!”
      胡?跻槐呖抟槐咚怠
      奉天殿内,群臣哭嚎。
      皇帝眼泪汪汪。
      可朕就知道,御米、土豆、地瓜就能在漠北栽种,就能供应漠北粮食。
      鞑清那么烂,都能用粮食控制漠北,煌煌大明,不必他们强一万倍?
      “钱粮朕来想办法,全都内帑出。”
      “就两年时间,一旦朕的计划失败,朕下罪己诏,将百姓移回来。”
      “诸卿,请允许朕任性一次吧!”
      朱祁钰用商量的语气:“朕这辈子,就任性这么一次,请诸卿允准!”
      皇帝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
      若是再不允,可就要撕破面皮了。
      “就两年时间!”
      胡?跻а赖溃骸暗?呔巢荒芡铺?叮?郧芎?轿?纭!
      这擒胡山,就是迤都。
      太宗皇帝于洪武二十三年,在此获北元太尉乃儿不花。
      永乐八年,太宗皇帝北征又过此地,命臣僚致祭山川,更名其山为“擒胡山”,泉曰“灵济泉”,刻于山石上。
      朱祁钰没想到,胡?醣人?氲幕购荨
      他就想着,以潢河为界,平行往西推就行了。
      结果胡?跻豢谄?扇チ隋贫肌
      “老太傅,推到胪朐河去,打破乔巴山,打破和林,沿线构筑防线,明年就兵进捕鱼儿海,把鞑靼人赶去西边。”
      嘶!
      朝臣直接吐血。
      胪朐河那地方一年十个月冬天,再往北,还能放牧吗?
      而且,这地方是成吉思汗的故乡,你把人家老巢给端了,那不等着瓦剌、鞑靼疯狂打你嘛!
      “陛下,过犹不及。”耿九畴小声道。
      “耿卿,要是以前你说,朕能听进去,可现在鞑靼被打崩了,整个漠北一片荒芜,全是咱们的地盘。”
      “别说把成吉思汗的帝陵给掀了,就是成吉思汗复生,那也得乖乖向朕叩拜!”
      “不过,蒙人毕竟是华夏一支。”
      “明承元制,法统从元朝而来,成吉思汗乃是我华夏杰出皇帝之一,朕不许别人破坏其帝陵。”
      “咱大明不也照样供奉着忽必烈嘛。”
      “白圭呢?”
      朱祁钰一看,发现白圭没来。
      原来白圭牵连进去科举舞弊案。
      他性子倔,为自证清白,自己进了东厂诏狱。
      “回陛下,白尚书在诏狱里。”王复禀报。
      “快放出来。”
      朱祁钰笑道:“这白圭还跟朕耍上小性子了呢,让他出来,朕打算重编元史。”
      “啊?”朝臣没明白皇帝的脑回路。
      “把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蒙古大汗编成华夏人,再编写点神话传说,多编戏曲,让天下人都知道,成吉思汗是汉人皇帝!”
      呃?
      这皇帝的恶趣味!
      群臣无语。
      不过,这也是怀柔漠北的好办法,让蒙人产生归属感。
      “再让翰林院,多多起汉名,不许敷衍,起得好听些,两个字的、三个字的都取一些。”
      “所有大明治下百姓,不许叫其他名字,全都归化成汉名。”
      “在每个城池,给朕起一个好名字。”
      “从古书上找,什么擒胡山,都不能叫了,胡人咱们私下里说说行,正式场合不要说了。”
      朱祁钰眼珠一转:“漠北各族,也不都是蒙人。”
      “咱们按照各个部落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民族,再编纂他们的神话历史,告诉他们,他们都是华夏苗裔,而不是什么蒙人。”
      “陛下是要弱化蒙人的存在?”耿九畴明白了。
      朱祁钰点点头:“没错,成吉思汗给蒙人注入的能量太可怕了,几百年过去了,蒙人还是那样骄傲。”
      “蒙人是永远不会屈服于异族的。”
      “所以,咱们就把各族变成不同的民族。”
      “再把这些民族归化成汉民。”
      “十年之后,把这些民族的历史扫进垃圾堆,新生孩子就只会知道,自己是汉人了。”
      “不会再记得他们是什么、什么民族了。”
      “尤其是,所有文字都不允许存在。”
      朱祁钰要绝了文化的根儿。
      再汉化其民。
      循序渐进,一点点汉化。
      这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枢王朝,做靠山。
      大明绝对不能短暂鼎盛后,就衰落下去,否则这些事情都白做了。
      “老臣赞同陛下所想!”
      胡?跄抗馍了福骸凹热恢圃炖?罚?椭圃斓贸沟椎悖?ㄈピ?械牡孛??怀珊好?!
      “老臣这就回去查阅史书,找到古汉名,替换上去。”
      “咱们施了恩,也要给罚。”
      “所有归化的异族,都要用峻法,用峻法恐吓他们,让他们不敢脱离大明。”
      这是硬刀子。
      若是用软刀子的话,需要的时间太久。
      需要海量的金钱同化,换做以前只能如此。
      但现在不一样了,鞑靼放牧地区一片空白,理应成为大明领土。
      王?倏地笑了一声:“陛下,变成汉民,终究不是汉民。”
      “王阁老有何高见?”朱祁钰有点重视这老头了。
      这老头心思毒辣,堪称当代毒士。
      “可从中原移民去边陲,令汉民娶异族女,再哄抬物价,让异族男人娶不上媳妇,过些年,就彻底绝种了。”
      还是你够狠啊!
      朱祁钰眼放异彩:“他们娶不上媳妇,难道不会造反?”
      “陛下,您害怕他们造反吗?”王?反问。
      “当然不怕。”
      朱祁钰登时就明白了。
      这条毒计,就是盼着他们造反,造反了打崩他们,抓他们做俘虏,几代下去,就没了这支族群的血脉。
      汉人也就成了这片土地的唯一主人了。
      “王?,此举是否有伤天和?”朱祁钰心软了。
      可在王?眼里,陛下还是不满意的意思啊。
      论毒,还得看您呀。
      “朕的意思是,顺从的就让他们娶汉女,不顺从的就不令其娶妻。”朱祁钰退让一步。
      本来大明一群道德君子,应该批判这种行为。
      结果,群臣竟然都在点头。
      “陛下,此计可暗中进行,面子上自然要宣称他们是华夏的一员,不可令其看出异样。”
      胡?跫恿艘痪洹
      “王?,既然你献计,就详细写一篇计划,呈上来给朕看,诸卿合议之后,就开始执行。”
      朱祁钰嘴角翘起:“这计划就叫鸠占鹊巢计划,列入军机处绝密,只有阁部重臣方能查阅。”
      “臣等遵旨!”
      朝臣坏笑。
      其实,历朝历代都在做这种事,同化,往往是充满血腥的。
      “该设几个都司呢?”
      朱祁钰不打算直接设省,因为归化起来未免血腥,直接设都司,军管。
      定时!求订阅!写错了,忘记梁?已经出京,所以改成宋杰
      (本章完)

第174章 壮哉于谦!大明边境北推万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