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5节[1/2页]

独宠夫郎 不曾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知县种的两盆蒜苗。
      大冬天想吃绿叶蔬菜不容易,更何况这是江知县亲自种的,黎荞惊讶之后,立马准备回礼。
      江知县明确说了,这是感谢他带平城百姓一起挣钱,所以他不用特意跑县衙回礼。
      江知县说不用回礼,但哪能真的不回礼。
      郑家的腊肉做好了,因为数量不多,所以郑家没有出售,全部留着自家吃。
      郑家给他送了几十斤,他便给把这腊肉当做回礼,当然,还要加上他家的点心。
      为了过年,他又做了好几种新点心,都是平城没有的,绝对拿得出手。
      拜托小五将他的年礼带给江知县,临走之前,他又塞给小五一个红包和一份年礼。
      小五兢兢业业搬运吃食,大冬天的除非下雪封路,不然不管多冷,每日都会过来。
      他能靠着点心挣出如今的家业,小五功不可没。
      小五万万没想到黎荞竟还会给他准备红包和年礼,抓着沉甸甸的钱袋子,抱着沉甸甸的点心匣子,他激动的眼睛都红了。
      他在黎荞这里吃吃喝喝,这是多少人都羡慕的待遇,一点儿都不辛苦。
      但黎荞竟是没忘了他,就凭这份心意,他这辈子都祝福黎荞永永远远发大财!
      到了下午,家家户户都把年货准备好了。
      按照惯例,腊月三十的下午是包饺子和闲玩的时间,黎荞家也是如此,今年他家人多,饺子得多包一些。
      因为按照平城这边的习俗,大年初一是不能干活的,他们得包够今晚和明天早上所需的饺子。
      饺子分为两种馅,一种是猪肉白菜的,一种是豆腐木耳胡萝卜的。
      黎大山一边包饺子,一边和宋招娣、宋小草说话。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他已经和宋招娣、宋小草混熟了,俩孩子也不像刚来时那般拘谨了。
      “招娣,小草,要不你们俩跟着我学识字吧,我教学经验可丰富了,你们二山、小山表哥,现在已经认识十几个字了,全都是我教的!”
      “你们多学几个字,那小叔读书就没那么贵了。”
      这段时日,他亲眼看黎荞在读书上花了上百两银子,他心疼的不得了。
      眼下突然多了一个表妹一个表弟,他迫不及待的想让他们分担黎荞的读书费用。
      黎荞闻言忍不住笑:“招娣,小草,虽然你们大山表哥的水平不咋样,但也的确能教你们,你们若是想学,那过年这几日就跟着他学。”
      宋招娣听了这话,立马点了点小脑袋:“好,我和弟弟学。”
      她娘说了,一定要听四舅舅的话。
      现在四舅舅让他们学,那一定要学。
      于是,大年初一的下午,当庄文来找黎荞探讨学问时,被黎荞家浓郁的学习氛围给惊着了。
      不仅宋招娣、宋小草、黎二山、黎小山、黎小兰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字,甚至黎春生家的黎夏和黎东也在拿着树枝写字。
      当然,郑浅浅也在。
      不过,郑浅浅和黎春桃凑在一起,拿着毛笔趴在饭桌上写大字。
      至于黎荞,则是拿着一本字帖,正向陶竹传授他的练字心得。
      他是初学者,陶竹也是初学者。
      但他现在的写字水平比陶竹高一点儿,可以当一下陶竹的夫子。
      初学者练习写字,不一定非得拿着毛笔临摹字帖,也可以先搞清楚字的结构,比如说陶这个字,是由“阝”和“??绷讲糠肿槌伞
      写的时候,这两部分得写成一般大,要先写“阝”。
      如这般搞清楚每个字的结构,下笔的时候心里就有成算。
      “瞧见你家这场景,我这个当哥哥的实在是惭愧。”
      庄文忍不住道。
      他读了三十年书,但他庄家可从没有这种浓郁的学习氛围!
      黎荞闻言笑了笑:“我家是太穷了,大家为了分担我的读书费用,这才要识字的。”
      “你家现在可不穷了,是咱村首富。”
      “不不不,和文哥你家比起来,我家的底子太薄了,现在我家只有三亩田地呢。”
      黎荞不认首富这称呼。
      “就算现在不是,那今年肯定能是。瞧瞧咱村这个做粉条的氛围,你距离首富还远么?”
      庄文笑道。
      红薯作坊那边,一直到昨天下午六点才停工。
      在红薯作坊里待了三个月的工人,终于能回家了。
      但是,工人们不愿意多歇息,难得的挣钱机会,他们必须要抓住,所以从明日开始,红薯作坊又要开工了。
  &nbs

第115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