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9节[2/2页]

独宠夫郎 不曾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黎荞这话是给他说,也是给陶竹说。
      虽然他官儿小,但他名气大。
      只要他这边不惹事,那就不必怕事,因为皇宫里坐镇的盛平帝是明君!
      陶竹听了这话,抱住了他的手臂,大半身子靠在他身上,轻声道:“说的对。不过你也放心,到了翰林院后安心干活,我和大山、浅哥儿去买些东西就回家。”
      之前在京城里待了半年,他已经有些习惯京城这个从天上掉下一块砖头都能砸到三个贵人的地界了。
      现在他也是贵人了,他是六品官夫郎呢!
      “好。”
      黎荞笑着点了点陶竹的鼻尖:“无聊了可以去找画哥儿。”
      “嗯!”陶竹重重点头,又道:“等你快散值时,我们来接你。”
      黎荞也重重点头:“好。”
      说话间,牛车靠近了内城。
      内城只有皇宫和各部门的衙门,所占区域相对整个盛京来说很小,而且入内城还要受检查,所以一大堆马车挤在了前面。
      堵车了,黎荞便下了牛车,让陶竹带着黎大山、郑浅浅回去,他步行去翰林院。
      徐瑛也让车夫回家,他也步行前往内城门口。
      步行了大约一千多米,又在内城门口耽搁了一刻钟,黎荞和徐瑛这才进了内城。
      户部身为六部中能和吏部抗衡的大热部门,其所在的衙门比翰林院还要靠近皇宫,不过翰林院在皇宫左边,户部在右边,所以进了内城后两人便分开了。
      黎荞身穿崭新的六品官官服,在距离卯时还有一刻钟时,踏入了翰林院的大门。
      进门,先去卯册上画卯,也就是打卡,然后黎荞前往他自己的办公室。
      翰林院分为好几个部门,其中比较大的有三个。
      一个是史馆,这是编书修史的,黎荞身为六品编撰,所在的就是这个部门。
      还有一个起居注馆,这是负责写皇帝起居注的。
      剩下的一个是庶常馆。
      翰林院被称作是官员储备库,庶常馆则是翰林院的官员储备库。
      每次殿试之后,圣上会挑一些看着不错但够不着修撰、编修、检讨等官职的进士进入庶常馆继续学习深造。
      这些人叫做庶吉士。
      庶吉士学成之后会有考试,若考试合格,那么就能成为翰林院的正式官员。
      编书修史不是一人能完成的活计,所以翰林院的修撰有好几位,黎荞并没有独立办公室,他和另外两位修撰共用一个房间。
      他到时房间里只有差役在打扫卫生,另外两位修撰还未到,他便拎着假条,去杜故勤的办公室销假。
      黎荞到时,杜故勤已经在了。
      恭恭敬敬的行了礼,他表明了来意,等销假手续办好,他又道:“大人,若无其他吩咐,下官就回去看书了。”
      他之前入职报到时,杜故勤已经给他安排了活计,让他修前朝一朝的史书。
      “去吧,先去藏书阁寻书,若是有不懂的,可以问一问你同屋的两位大人。”
      杜故勤人虽不爱笑,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懂人情世故。
      黎荞也出身农家,而且早早就在圣上跟前挂了号,若无意外,黎荞入内阁是板上钉钉的事儿,翰林院只是他的跳板。
      黎荞将来八成是自己上峰,所以杜故勤待他挺客气。
      杜故勤客气,黎荞自然也恭敬,他道了谢,然后回自己的办公室。
      回去时,同屋的两位大人已经到了,一个姓李,一个姓段,李大人是上次殿试的状元,段大人是从编修升上来的,不过在科举时也是探花。
      黎荞:“……”
      失敬失敬啊。
      小小屋子,人才济济。
      上辈子没能进入的top2,他这辈子算是混进来了。
      李大人和段大人虽然也是状元和探花,但他们两人的名声远不如黎荞大,两人待黎荞也挺客气。
      黎荞应该不会跟他们一般在翰林院待好几年还是小小修撰,他们的想法与杜故勤差不多。
      上峰、同僚待自己都和气,于是黎荞挺自在。
      先是看了一上午的书,中午时,差役拎着餐车过来发放午饭。
      在衙门上班,午饭由朝廷提供。
      黎荞品级不高,他的伙食标准是两菜一汤,而且味道也一般。
      但他对吃的一向不挑,正大口大口吃着,辛知来了。
      辛知与谷梁涵都是翰林院编修,干的也是修书的活儿,不过两人主要是负责校对。
      辛知不需要回乡,他早早就来翰林院上班了。
      他是来约黎荞下班后去喝酒的。
      “早就想与你喝一杯了,你可不能拒绝。”辛知坐在黎荞的桌子旁,一脸严肃的盯着他。

第229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