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章 冲击(2)[1/2页]

大明第一公 岁月神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船,自然是跟朝廷的船厂买!”
      朱标心中早有预案,开口道,“除却应天府的宝船厂外,太仓,广州等地都有船厂。这对于朝廷而言,又是一笔收益!”
      “而且每一艘下海的船,都必须在官府登记造册!”
      “另外您说的护卫,这等事朝廷禁止不了,只能规定数量.....”
      “不过,二丫头说另另一个办法。”
      “他有什么办法?”老朱正色道。
      “可由朝廷的水师护送....”
      朱标开口道,“如琉球这等与我天朝亲如一家的,可以直接在琉球设置水师专港,用来护卫我大明商家的海路周全!”
      老朱没有说话,而是眯着眼,眉角微弯。
      朱标见状,低声道,“其实,这也是不得已的法子。海贸一事,虽万般艰险,但毕竟利大于害。而今朝廷用钱的地方多,只能折中而行.....”
      ~~
      其实李景隆早就和朱标说过,商人们的船,不一定一定要从朝廷的船厂购买。
      集权之下的生产力,有时候太过拖沓效率低下,且...独家专卖的话必然良莠不齐。良莠不齐也就罢了,还不一定多好。
      而大明的贸易若真想百花齐放,就必须允许民间京营造船等事。甚至将来水师的战舰,都可以委托民间船厂来造。
      李景隆曾对朱标说过一句,让朱标大为震撼的话。
      就好比新式火枪的枪管,朝廷集全国之力,造出来的东西造价不菲,且工期旷日持久。
      而且一旦出了问题,难以追究。
      但倘若民间有数百家可以制造枪管的作坊,朝廷直接拿出钱来,岂不大为省事?
      不但省事了,而且谁出事谁掉脑袋,安敢有残次品造出来?
      看似朝廷是出钱了,可实则朝廷省了人工,省了材料,实则是占了大便宜。
      甚至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古以来,凡国家专卖之事,早早晚晚都是官场习气。
      管事之人,大小头目,都奔着做官掌权去了,掌权之后变成楼钱了。
      耗费钱财无数的国家工坊,焉能不败?
      但这话,朱标不敢跟他老子说。
      他怕说了,引得他老子雷霆震怒。
      他不敢说,但他心里隐隐有些认同。
      就好比蓝玉他们所说的,军中将士们用的兵刃铠甲,朝廷统一制式的,就是没有他们私自找人打制的好用!
      几次北征蒙古,后方运输过来的军粮参差不齐,战马吃的豆饼里多多少少都掺着些东西。可是他们若跟地方商人们公平买卖,直接给钱的情况下,人家给的粮食给的草料,绝对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这还是如今大明朝是洪武爷当政,下面人不敢乱来呢!
      若哪天大明朝真摊上一个糊涂的,不懂民生经济的皇上,大军还军需粮草?不拖欠军饷不抢劫百姓都不错了!
      与此同时,李景隆的话,也在朱标的脑中再次浮现。
      “糊弄人的事,奸商来做,一次就他们全家掉脑袋!”
      “可让朝廷的官员们来做,是一次比一次糊弄得更厉害!”
      “奸商可以杀,杀了就换人,换完人保准没有糊弄事!!”
      “官员可以杀,但杀完还是那些人,换谁来一样都是糊弄!”
      “老大!”
      忽然,老爷子的声音响起。
      “儿子在!”朱标马上斩断思绪。
      “饿了!”老朱淡淡的说道。
      “您不看了?”
      “不看了....”
      老朱站起身,叹口气,“咱怕再看下去,嘿嘿!生气!”
      说着,老朱斜眼看看那些老军头们,“咱有点嘴馋了?”
      话音刚落,汤和就笑道,“那臣得陪着您喝几盅!”
      说着,笑道,“臣知道一家做香肉的.....白切香肉,香肉豆腐汤....”
      “呵呵呵!”
      老朱笑笑,“走着!”
      ~~
      汤和所说的香肉店,藏在小巷的深处。
      冬日的小巷远比繁华的长街更冷,因为这里没有阳光。
      刚进巷子,远远就能瞧见香肉馆门前蒸腾的香气。
      而一群老头的突然出现,也让这个僻静的小巷,变得有些拥挤起来。
      小巷不宽,一行人的队形拉得很长。
      老朱在前,朱标在侧,徐达汤和紧随其后。
      “主公!”
      汤和低声笑道,“说起这香肉来,臣倒是想起当年的一件旧事来了!”
      “啥事?”
      老朱背着手,目光在巷子里东瞅西望。
      “当年咱们小时候,有一次实在馋肉馋得不行了!”
      汤和低声道,“是臣和老周把张财主家的狗儿给套了,然后藏到山坡后给煮了!”
      “呵呵!”
      老朱面露微笑,“嗯,是有

第81章 冲击(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