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6章:我大明未来可期[2/2页]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才能够认清现实。
      而朱棡这边,便就是朱英远程操控了。
      跟自己打造没有什么区别。
      在这其中,朱英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若是以大明的名义,则很多人可能阴奉阳违,甚至是各种背叛都有。
      但若是以自己个人的名义,或者说群英商会的名义,反而即便是几年不管,在忠诚这块都很难有什么变化。
      或许这就是大锅饭和小碗菜的不同吧。
      送走了朱棡后,朱英正准备批阅奏章,突然想起一事。
      对旁边的伺候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郭忠问道:“早朝的时候,我看到齐泰回来了,怎么都这个点来,他还没有来我这里述职,你去看看,是什么个情况。”
      郭忠躬身道:“老奴遵令。”
      齐泰在一个多月前,是被朱元璋调到朱英这里,算是给朱英先行推荐的内廷班子。
      朱英在见到齐泰后,就安排去了河南查看土地兼并的情况。
      那里的瘟疫导致饥荒,自然会出现地主兼并土地,对于事情的严重程度就让齐泰以御史的身份去查探。
      今日早朝的时候,齐泰就回来了。
      到现在下了早朝,还没见人,朱英就有些疑惑了,这才派郭忠去了解。
      朱英开始批阅奏章。
      奏章,虽然是出自官员之手,在讲述的时候,难免会有春秋笔法的存在,但至少对于大致的情况,也会有个了解。
      目前朱英所批阅的,便就是山西和河南相关的奏章。
      河南这边的奏章,目前的情况还是有部分饥荒问题,这跟之前的瘟疫脱离不开,不过在奏章上,是看不到任何和土地兼并直接有关的事情。
      留心的话,还是能从一些细微处发现的。
      比如在某本奏章中,有位知县简单的说了两句,当地某位大豪绅报备开设粥厂,救济百姓。
      看似有表功的意思,可深思细品下,不难猜测,这位豪绅怕是已经兼并了太多的土地,这是出来做一波善事,好在县城里多些名望,保全自身。
      在大明这个年代,名望这东西看似虚无缥缈,却是很多官员都忌惮的,名望大望族,很容易就可以通过举孝廉的方式入仕,当地官员都要给三分颜面。
      良久,郭忠回来了。
      “回禀殿下,齐主事在下朝后,来坤宁宫的路上昏倒了,现在正在太医院呢。”
      听到郭忠的话,朱英问道:“他昏倒了?太医那边怎么说的。”
      郭忠躬身回道:“殿下,太医那边给出的答复是齐主事气血不足,加上过度劳累这才导致的。”
      朱英眉头微皱。
      所谓气血不足,便就是贫血,好歹还是兵部主事,俸禄也不少,怎么就营养不良了。
      看到太孙殿下似乎有些疑惑,郭忠解释道:“殿下,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皇宫里是很常见的,很多大臣很早就赶来皇宫等待上朝,有时候遇到大事,朝会下得迟了,一些大臣可能就没扛祝”
      “在太医院那边,对于这样的事情非常有经验,无须多久,齐主事就能醒来。”
      朱英听着这话,颇有学无语了。
      什么叫非常有经验,这说明太医院面对这种情况,都已经是熟透了。
      一个大臣昏倒后,几乎都可以成为流程来安排了。
      朱英入宫的时间,整体来说不算长,对于这样的事情,倒还是第一次了解。
      当大明的官,当真是太惨了。
      被老爷子压榨不说,俸禄少,还能多干事,稍有不甚,家里就吃席。
      平日里上朝,几乎都是饿着肚子来的。
      朱英还是很清楚,长期不吃早餐,危害还是挺大的,尤其是京官中的老臣不在少数。
      现在很多京官,都是各种病症,调养身体的可能性也不大。
      有时候一点小病,就把人给带走了。
      心中思索一番后,朱英对郭忠吩咐道:“传本宫令旨,把端门大殿清理出来,左右摆上长桌。”
      “传令光禄司,往后明日,当在大臣来早期前,于端门大殿左右放置足够多的早点,以便各官员食用。”
      “个中的花费支出,算在内帑。”
      洪武年间的朝堂京官,其实大部分还是属于好官的,算得上真正的为民办事。
      能够站在这大明京师的朝堂上,本身的学问,肯定是过硬的,每一个对于大明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财富。
      端门是过了外五龙桥后,在奉天门的前面。
      在这里安排上一个早点自助,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够方面上朝的官员。
      俗话说得好,皇帝还不差饿兵呢,这都做到京官了,俸禄不能加,稍微加点福利还是问题不大。
      老爷子那边,经常也有赐膳,不过都是在早朝结束后,大臣们都饿得两眼发昏了。
      吃饱了肚子,朝会上也更加起劲不是。
      齐泰那边,朱英还是传令过去,让其醒来后先回去休息,土地兼并的事情,也不是说一两天就能解决的。
      现在批阅完奏章后,朱英便开始在白纸上,准备关于人才招募的计划了。
      这一块整个大明没人有经验,第一场也只能是朱英自己操刀上阵。
      次日清晨。
      齐泰从被褥中醒来,天还未亮,便就急急忙忙的起床。
      昨天睡得还可以,加上太医院那边根据太孙殿下的令旨,安排了一些补品,今天的齐泰精神了许多。
      肚子里的咕咕声没有在乎,这早就已经是习惯了。
      洗漱一番后,便就急忙向皇宫赶去。
      齐泰家里没什么钱财,所以就住得远些。
      出门已经很是热闹,很是商贩,尤其是菜贩已经跳着扁担去抢摊位了。
      过了外城,内城这里就安静了许多。
      陆续有轿子经过,都是上朝的官员。
      齐泰的轿子在进入内城没多久,就停了下来。
      这边还有很多轿子,都是官员的,到了这里,就只能是步行了。
      一路上齐泰跟熟悉的官员打着招呼,大家一起赶路。
      承天门前,多数官员停下来,整理一番衣裳,然后跨越大门继续向前。
      “咦,这端门怎得如此喧闹。”
      刚过承天门,就听到一阵喧闹声,似乎还有嚎啕的哭泣声,齐泰不由有些疑惑。
      同行的官员道:“上前看看去,某不是哪位不幸出了事吧。”
      齐泰点点头,在上朝的这个时间偶尔出现那么一两个猝死的官员,倒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
      只是随着距离的接近,突然一股诱人的香味传了过来,让早就饥肠辘辘的众多官员,下意识的吞咽口水。
      相互对视一眼,顾不得想太多,后续的官员纷纷朝着前面加快脚步过去。
      来到端门前,只见在端门大殿中,左右两边挤满了官员,中间还摆满了长凳,长桌,许多官员竟是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吃起早点。
      后面的官员一下子就疑惑了,什么情况这是。
      马上就有宦官过来解释:“众位大人,这是太孙殿下的令旨,太孙殿下怜惜诸位大人身体状况,特意在端门安排早膳,供各位大人享用。”
      “诸位还请快些入内吧,若是享用得太久,耽误了早朝终究是不好的。”
      听到这话,所有的官员心里头,只感觉一股暖流穿过,眼眶都有些湿润了,一些年迈的大臣,更是跪地大呼:“我大明,未来可期,未来可期啊1
      ------题外话------
      大意了,原本以为昨天睡了一天一夜,今日能早期,结果醒来就到了下午。

第316章:我大明未来可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