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32章 【篇外:】不求而求[2/2页]

改命记实录 道之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孩子痛苦,自己也痛苦。
      他人身上让我们难以忍受的缺点,一般也是自己的缺点。
      比如上文说的孩子的“毛病”:磨蹭,不好好学习喜欢玩,自己的事情没处理好老去关心别人的事。
      我们看到别人身上的毛病,反思一下自己。
      我磨蹭吗?
      我有好好学习吗?
      我是在关注别人的事情还是自己的事情?
      与其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挑剔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自己做一个不懒惰的人,好好的去提升自己。
      练习如何做一个会爱的人,做一个会顺应天道去培养孩子的人。(是练习,不是学习。)
      我们很多人不会爱,可能跟自己小时候没有被真正的爱过也有关系。
      也许我们的父母也不会爱。
      如果自己小的时候没有体会过无条件的爱,没有发掘出爱的本能,那我们想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
      我们想不想在孩子的心里种下爱的种子?
      好多人分不清什么叫爱。
      网上有个笑话说:孩子睡着的时候,忍不住想亲他一口。孩子醒着的时候,忍不住想揍他一顿。
      这是爱吗?
      我们爱的是孩子这个人,还是爱他听我们的话?
      前者,爱的是孩子本身。
      后者,爱的是自己。(你让我开心我就喜欢你,你不顺我心我就不喜欢你。)
      【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的爱。】
      有条件的爱,那是交易。
      我们先放下要求和条件,试着无条件的去爱我们想要爱的人。
      其次,孩子的成长也要顺应天地。
      在575章写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句话,不单单指的是季节,也指的是人生。
      小时候,是人生的春天,刚刚发芽,开始新的生命周期。
      《黄帝内经》在四气调神大论中讲过:“春三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季,“赏而勿罚”。
      对小孩子要多表扬,不要处罚。
      在这个阶段,孩子更需要的是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而不是拿着剪刀来修剪枝叶。
      这位友友说孩子“不想学习常常想着玩很烦人”,别说孩子想玩,难道大人就不想玩吗?
      怎么才能不玩?
      克制自己。
      这个克制,就等于是拿着剪刀修剪枝叶。
      如果从一出生,就给了孩子足够的爱,枝繁叶茂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修剪一下。
      如果从一开始就没好好浇灌,没长出多少枝叶,这时候也想着要修剪,就容易适得其反。
      养孩子就跟种庄稼一样,先要锄草施肥浇水(给予孩子足够的呵护),然后静等禾苗抽穗成熟。
      【不除草也不施肥,天天骂庄稼为什么没有隔壁老王地里的长得好,这是贪念。】
      大多数让我们气急败坏的事情,都是无意识的【贪】。
      一切都是因果,与其责备“果”,不如从“因”上努力。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我们有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了吗?【是关注和陪伴,而不是打压和苛责。】
      我们也曾经做过小孩儿,我们能够体谅孩子的想法吗?
      如果我们不能跟孩子感同身受,那就反思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哪里了?
      忙着工作?忙着做家务?还是忙着玩手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好多人把耐心和注意力都留给了外面的人,回家就暴躁了。
      在外面表现出来的和善,是习惯性的社交面具。
      而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才是本性。
      一个人修的好不好,主要看他对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孩子,是不是和声细语的真爱。喜欢改命记实录请大家收藏:

第832章 【篇外:】不求而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