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沈云溪点点头说:“应该没问题。如果你不相信我,我们现在就开始挖。不管怎样,我们不可能在三两天内挖完这么多地。另外,我们的大米成熟了,应该收割了。在那之前,我们要在门口挖红薯,把它们变成打谷场,把大米晒干。”
      陆县令听了,也觉得沈云溪说得对。“好吧,我们先不在地里挖,在家门口挖出这些红薯。毕竟,应该有一个打谷场。”
      前李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种红薯。现在据说,人们不需要在地里挖,而是先在门口挖。他们一大早就开始挖。
      当然,这里也有陆县令派来的衙门官吏。
      简单干燥后,连续运输到县城存放。这些红薯生长得很好,因为它们是在家里种植的,勤于除草排水,用的肥料也多。
      特别是沈云溪家的红薯,这次的产量更好,达到7000多斤。有的红薯产量好,五六千斤,有的红薯产量差,四五千斤。
      既然是给京城的大臣们看的,当然要看产量的高低。县令陆大人立即阻止沈云溪家再挖剩下的一亩八分地,留给京城的大臣们去挖。
      其他人家的红薯挖得热火朝天,运红薯的车络绎不绝。
      七寡妇的茶摊生意好多了。不仅县衙官员喝茶,车夫也喝茶,周围的村庄也是如此。一天挣一两百文钱,总比给别人打工强。
      不得不说,猫有它们的方式,狗有它们的方式,而聪明的人有很多赚钱的方法。如果七寡妇都把心思放在赚钱和经营家庭上,婆婆和儿媳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沈云溪担心田里的稻子成熟,不能及时

第303章 络绎不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