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因此,陈子壮曾与几位南园好友一起讨论过时局。
      讨论来讨论去,都认为沈犹龙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领兵抗崋,二便是带领广东易帜降崋。
      并且他们认为沈犹龙做出第二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大。
      一是因为沈犹龙为南直隶松江府人,如今松江府已为大崋治下,沈犹龙总要顾及亲族。
      二是因为,沈犹龙此前在抗崋之事上表现得并不积极,或者说难以积极。
      因为以沈犹龙掌握的兵马,镇压广东此起彼伏的民乱就已经有点焦头烂额了,想要抵抗崋军南下,相当无力。
      另外,崋军传到广州这边的名声还不错,士绅百姓多半不会激烈抵抗,沈犹龙若非要领兵抗崋,未必能得到他们这些广州本地士绅支持。
      陈子壮之所以叹气,便是因为他此前思及此事,也是纠结的。
      他们陈家也算是世受大明国恩,他更是曾经一度与崇祯处得“君臣相宜”。
      不曾想,只因他上书反对启用宗室人才,便引得崇祯暴怒翻脸——就算崇祯不接受他的建议,也不至于打他庭杖还下诏狱吧?
      这倒也算让他认识了崇祯真面目。
      虽然崇祯无情,可他到底曾是大明臣子,若崋军真的攻来,他要不要聚兵抗崋?
      若崋军残暴,来了之后祸害百姓,他肯定是要带领百姓抗崋的。
      问题是,据说崋军军纪不错。
      念及此处,陈子壮赶紧问:“诸位是从城中而来吧?如今城中情况如何?崋军是否如传言中那般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闻言,曾道唯有些唏嘘地道:“确实如此——此前我还以为传言多有夸大之举呢,今日见了崋军进城的场景,才知道传言丝毫不虚。”
      黎遂球则感慨着道:“陈师,崋军今日进城除接手城防及城内各官府衙门,不曾有丝毫扰民之举。
      崋军将士巡街时,行必成列,兵甲精良,当真是威武之师啊。”
      听了两人这话,陈子壮不由得想立即下山,去城中见识一番。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不对,于是问:“若仅是如此,几位不会如此急着上山寻我吧?”
      黎遂球几人相互看了眼,最后还是由曾道唯开口,“集生,我等倒是觉得崋军接掌广州没什么,可城中却也有人难以接受,恐会借机生事。
      因此,我们想请你下山,一起回城中安抚那些人,让他们稍安勿躁,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连累了广州百姓。”
      “我明白了,”陈子壮点头,“我这便随你们下山。”
      随后,陈子壮跟同在山上的弟弟陈子升交代了一句,便稍微收拾了下,随曾道唯几人一起下山。
      来到城门外,便见崋军虽然把守着城门,但只是搜捡过往车辆,并未搜查行人。
      更不曾向过往百姓勒索钱财。
      倒是门税依旧按惯例在收。
      稍微打量了一番,陈子壮便觉得,这些崋军比昔日的明军更像官军,让人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有此想法,陈子壮更觉广州城不该因易帜降崋之事而发生什么变故,便与曾道唯等匆匆进了城。
      第二更。
      晚安~
      预祝书友们元旦快乐!喜欢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请大家收藏:

第374章 意料之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