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章 你就是真蜡王子(二合一)[2/2页]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眨眼的星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王承恩是崇祯的肱骨心腹,自魏忠贤被除掉,崇祯召回各地镇守太监,王承恩助其剪除魏忠贤的党羽。
      王承恩正忙着帮崇祯批红,却听端茶进来的小太监怯生道:“爷,前些日子奴婢出宫采办,有个江南来的士绅打听爷。”
      “他说了什么?”
      “想见爷。”
      王承恩摸着下巴,似是陷入沉思,陛下正为辽东的军饷发愁,士绅?他当下便有了主意。
      第56章
      王承恩见了肆,却听到了不一样的事。
      此人并非想巴结他。
      王承恩也拿不定主意,决定禀报崇祯,由崇祯自行决定。
      奉天殿,
      崇祯皇帝朱由检如同贤君端坐在御案前,他每天鸡鸣便起身,到了夜里亥时还不睡,从未懈怠批阅疏奏,空暇就学习儒家经籍,熬更守夜,试图挽救大明的危机,十九岁便流露出成人的勤敏。
      “陛下,有??商人从江南挟粮而来,欲资九边军饷,恳请觐见陛下。”王承恩对着朱由检小声道。
      朱由检抬起头。
      “此人曾在崇祯元年,参加朝廷会试,落榜后遂绝科举之念,在江南做起了买卖,奴婢觉得是??清直的人,陛下想召见他吗?”王承恩问。
      浊世将至,天下涌现方正之士,不愿做亡国之民,崇祯心中感叹:“他叫什么?”
      “宋应星。”
      宋应星跟随宦官进午门,穿过金水桥,至于见到皇帝,朱瞻墉教过他怎么才能救出袁崇焕。
      踏入奉天殿,见礼,缓缓地抬头。
      “学生听,金贼接连攻破永平、遵化,陛下诏天下勤王,捐资济响,所以学生裹粮前来。”
      下诏后响应寥寥,崇祯皇帝疑惑:“你为何愿意捐粮?”
      “若金军破了京城,学生就是亡国之民,学生的田地,家产和妻儿,都归金人所用,自大明开朝以来,汉人和金人冲突不断,学生不相信,金人会善待我等亡国之民。”宋应星在朱瞻墉身上学到了些,他原本并不擅长谈锋。
      崇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先生拘介之士!不知先生裹挟多少军饷入京?”
      “学生有??请求,请陛下赦免袁崇焕。”宋应星说出此行目的。
      “朕已下令处死他了!”
      崇祯目光闪烁,袁崇焕先斩后奏杀了毛文龙,又擅自与金贼议和,朝中纷纷弹劾袁崇焕和金贼有勾结。
      “袁将军本在宁远,可听后金大汗皇太极率领数十万大军,突破大安口长城关隘后,星夜兼程,率大军援救京师,敢问陛下,若袁将军真投靠后金,为何要回来援救?”宋应星道。
      崇祯愣住了。
      他发现自己没法回答这??问题。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若袁将军被处死,得益的是金军!”
      宋应星大声起来,道:“学生是来向陛下献策的!”
      “听到袁将军死讯,皇太极定然会率兵进攻京师,陛下不如将计就计,于狱中处死袁将军,趁机抓住通风报信的人,再暗中派袁将军阻击皇太极的大军,若真没有通风报信的人,再处死袁将军也不迟。”
      崇祯眼神动摇。
      “此事也不难,那通风报信的人,定然在劝谏陛下处死袁将军的人当中!”宋应星笃定,在牢中秘密处死,消息要经人通传,皇太极才会知道。
      崇祯深吸一口气,大明进入小冰河期,粮食欠收,各地闹灾荒揭竿而起,各自为战,朝廷内还有魏党余孽,辽东又不断催促军饷,内忧外患,这些政务等他处置,他实在没有心思琢磨其中的利害,此刻幡然清醒过来。
      “传朕旨意,给袁崇焕赐一壶酒!”
      …………
      如今,是永乐五年。
      宋应星此刻化身为肆。
      若没见过朱瞻墉,他或许会隐居在江南,过上捣鼓捣鼓工艺的生活,可自从见过朱瞻墉的一系列操作后,他觉得大丈夫可以有另一种选择。
      而此刻,朱瞻墉也察觉到肆在明末上线了。
      朱瞻墉问:“肆你解决了吗?”
      肆由衷道:“陛下已秘密处死袁将军,只待那细作给金人通风报信,就能抓出奸臣,在下兴许能不当亡国奴!”
      太祖和贰叁伍陆不在明末,很难体会他的心情。
      明末到处都是火。
      若没有惊天大挂很难扭转局势,因为事情并非一件接着一件,而是同时发生。
      小冰河期致使天下闹灾荒。
      等这边派人去平定叛乱,那边金军就攻城门了,缺粮、魏党余孽同时在酝酿,稍不留神,便酿成大乱。
      崇祯三年,希望肆还有时间吧。
      朱瞻墉问:“你招募的乡勇护卫如何了?朝廷虽然严禁,但可以收治有壮丁的农户,作为庄子的佃户,一旦遇上兵兆,这些人皆可为兵!”
      老朱听后不禁点头,当初郭子兴恰是聚集田户中的青壮,这些人农忙时能耕地,战时可为兵,还能避免朝廷清查。
      壹:“咱太孙说得不错!”
      祖孙二人给他指点。
      肆仿佛脑子上开了一个新的大门。
      叁也开口:“若手中钱粮足够,可以铸造铁器了,若真等到战时,价钱不可同日而沽,何况还难以获得!”
      朱瞻墉收敛了心神。
      你们这群干啥啥不行,武装第一名的家伙……朱瞻墉心里吐槽几句,便想起京城的丝价,时间走过大半个月。
      能卖多少丝绸?
      丝商们发疯似的,往湖州、杭州、苏州的乡下跑,田野上,成片的桑林,光秃秃的无叶枝条,一连走访几户人家,居然都卖没了。
      朱瞻墉承揽了京城的丝农,生丝还算充裕。
      “殿下要番人护卫做什麽?”甫一出大门,吴中就把朱瞻墉拐到角落,而后笑眯眯看着他。
      “出事了?”朱瞻墉问。
      “阜安丝坊和苏杭两家丝坊,状告到应天府衙门,说有??真蜡王子订了他们的丝绸。”吴中眼神仿佛在说,别装了,你就是真蜡王子。
      应天府府尹顾佐,也痛恶这些泼皮奸商,将他们赶出去。
      “二叔也卖了许多丝绸,然否?”朱瞻墉反问。
      “汉王在京城有许多皇店和庄子,陛下对他赏赐颇为丰厚,这个自然!”吴中四下瞥了眼,小声对朱瞻墉说。

第47章 你就是真蜡王子(二合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