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母妃什么时候出宫啊?”
      “十日后。”
      萧芸棠扒拉着小手指算算,“咦,正好是学堂的休沐日耶。”
      仰着小脸问宁如兰,“母妃,带我跟哥哥去嘛?”
      宁如兰点头,“母妃跟你父皇说了,可以带你们两个,不过还要跟太后跟皇后娘娘打声招呼才行。”
      好不容易才得来的省亲机会,她是很想带两个孩子见见外祖母的。
      “淮儿跟棠儿愿不愿意跟母妃去宁家?”宁如兰目光温柔地看向两个孩子。
      “嗯。”
      萧奕淮点点头。
      而萧芸棠就比他会卖乖多了,“母妃高兴棠儿去,棠儿自然是要去啦。”
      她拍着小胸脯,“到时候我来跟皇祖母说,皇祖母肯定会答应的,只要皇祖母答应,皇后娘娘那里也不会有意见的。”
      “真乖,那母妃跟哥哥就全靠你了。”
      萧芸棠咧着小嘴笑。
      宁如兰的喜悦不是说说而已的,而是真实地体现在行动上。
      兄妹两个人靠在一起,看着宁如兰忙来忙去地盘点要省亲带回去的礼品。
      明明还有十日呢,现在就开始准备了,可见她有多用心。
      兄妹两个人对视一眼,心中都不免产生些许担忧。
      刚刚听母妃谈起宁家这些年的冷落躲避,也多是伤怀,没有多少怨怼。
      唉,亲人滤镜很厚啊。
      可就从宁家的所作所为来看,这家人挺冷血的,不见得有很多人会像宁母那么记挂着母妃。
      希望他们不要让母妃太难过才好啊。
      ......
      八日后,御书房内。
      户部刘尚书正跟崇庆帝兴奋地禀报,红薯推广到民间的成果。
      “陛下,库存的十六万斤红薯种子,现已兑换出去了十余万斤,百姓们热情高涨,虽然用银钱买的少,但对一斤粗粮换一斤红薯种子却是愿意的很,这五日,咱们就收上来了将近8万斤粮食啊。”
      刘尚书激动,原本还觉得免费下发给百姓种植都很困难。
      没想到,陛下英明神武,让四皇子跟九公主带着徐丰年这么一运作,转头就换回来了这么多粮食。
      老脸笑成一朵花,“储备库里之前赈灾出去的粮食,空下来的粮仓,这次可算能填上一半了。”
      崇庆帝激动地拍了两次桌子,大声叫好。
      又询问起推广种植的事情。
      刘尚书就知道陛下肯定会关心这个,来之前特意让徐丰年给他汇报了一遍,还亲自去民间视察过。
      “司农寺的人,已经都下去了,分别驻扎下面在每个县里,组织各县的县令、县丞、主簿以及村镇的里长、村长学习育苗。”
      顿了顿,他接着说,“四皇子给徐丰年出了个主意,微臣觉得很不错。”
      “嗯?”
      见陛下果然感兴趣,刘尚书掏出准备好的纸递了上去。
      “四皇子体恤百姓多不识字,无法用笔记录,而不能学的详尽,特意自己画了一版《红薯种植手册》,将红薯从育苗到种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都仔仔细细地画在了一张纸上,经司农寺众人核对无误后,带着五、六、七皇子还有几个太学学子誊抄,给每个村子都发了一份,供百姓们学习、观看。”
      “做

第148章 百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