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的是一群能听从调度,且战斗经验丰富的士兵,不是地网这样只能打碾压局的新手,也不是一群毫无纪律的土匪。
本来他以为把这些人拉出来训练几个月,大概就能勉强形成战斗力,毕竟最难获得的实战经验,这些人已经有了。
地网曾经也只是一群什么都不会的小伙子,但是在经过训练和淘汰之后,最终还是成为了如今这一群优秀的情报人员。
但根据士兵反馈的消息,这些人的训练进展缓慢。
他们和地网的起点并不相同,别说地网了,哪怕是曾经的新兵部,门槛也比现在的作战部要高。
想进新兵部,最起码也得武馆毕业,而想要武馆毕业,至少要高中学历,但是这些人呢?他们连幼儿园都没上过。
诚然,人类的知识并不只能在学校传递,所以学历低并不代表智商低。
但那前提是要比在学校里更加刻苦的自学,这些整天端着枪闲逛的土匪会自学吗?
学校里的知识对当下的情况是没有用处的,学校里也不可能教打仗,但学校却是必要的。
人的智力和体力其实差不多,都是需要锻炼才能越来越强,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不需要动脑子,那他的智力水平肯定会低于正常人。
而学校就是大脑的健身房,从统计学角度来看,一个区域的受教育水平必然会影响这个区域的平均智力,其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因素,列如人种,遗传,性别等等。
条件困难让这群人的整体智力偏低,就像是思维的瘦弱,这让训练他们变得相对困难。
不过祝平炎不是要培养科学家,他只是要训练士兵而已,所以智力的拖累比较少。
更大的难题是进取心,这些人习惯并满足现在的生活,哪怕明确告诉他们,培训之后将会得到双倍的报酬,他们依然没有太大兴趣。
至于使用暴力手段强制训练,那是更不可能的,这些人会直接逃走。
虽然他们是被祝平炎俘虏回来的,但实际上让他们归降的不是暴力,而是经济。
他们失败的直接结果并不指向投降,而是利益损失,他们原本的生意被祝平炎抢了,为了继续生活,就得想其他赚钱的路子,既然祝平炎愿意雇佣他们,他们自然也能接受。
地网一共才一百人,怎么可能彻底控制这一百五十人呢。
所以对于现在的情况,祝平炎也很无奈,他也没法把咸鱼培养成精英,气得直骂这些人不求上进。
不过他心里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选择当精英还是当咸鱼,都与外人无关。
因为当精英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是本人付出的;当咸鱼所承受的困难,也是本人承受的。
当然他也没有完全放弃,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虽然大部分人都想当咸鱼,但肯定会出现一些不甘平庸的人,他只要把这些人挑出来就行了。
其实当年地网就是这么挑出来的,除了第一批地网条件有限,后续的地网都是千挑万选才能进入。
精英人才必须诞生于更多普通人组成的土壤中,如果随随便便拉一群人来训练一下,就能成为精英,那岂不是有钱就能量产精英。
于是他不再强迫所有人培训,将强制培训改成报名培训,让有志于提高待遇的人自投罗网……主动报名,
不过到时候一旦报名,可就别想退出了。
这么一改,果然皆大欢喜,大部分人非常乐意继续咸鱼生活,但一百五十个人里面,也还是有那么十来人想提高自己。
或许是他们曾经见识过更好的生活,对美好生活有更高的向往,或许是曾见到过底层人民的苦难,不想成为那样的人,不管怎样,这些人是有动力的。
如果说智力、学识、体力等等缺陷都只是困难,那动力就是一切的起源,有困难也并不是不能成功,但是没有动力就绝不可能成功。
而等到这十来人训练出来,获得了远比其他人高的待遇,他们又会成为其他人的动力,到时候应该会有更多人愿意报名。
不过就当下而言,祝平炎构建作战部的想法是彻底破灭了,这些人也就和他雇佣的那些店员一个水平,以后他扩张的时候,可能需要这些人手,但是现在就只是一群吃干饭的。
进一步压低这些人的薪水后,他对对这些人没了兴趣,转而继续关注五家店铺的运营情况。
他打算用三个月作为观察期,如果这五家店铺在三个月内没有出现无法解决的困难,他就要开始初步扩张了,
第189章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