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章 亚洲代理?[2/2页]

重返1983之香江大亨 大头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够不畏惧米国,那就是华夏了。
      “据我所知,五六十年代时,大陆这方面的研究水平也不低啊,可以说只是落后几年的水平而已。但不知道为什么近些年来,他们的发展似乎停滞了?”
      章儒晶寻思道。
      那可就很复杂了……
      世界上大陆的半导体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并非一开始就处于极端落后的情况。
      至少不比米国技术差太多。
      华夏刚迎来新生时,那时候国内的一切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战争后一地鸡毛,所有领域都百废待兴。
      无数在海外留学的学子都对刚刚推翻旧军阀政府的新世界抱有强烈的报国情怀,很多科学家即便是顶着千难万险也要从米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带着先进的知识回国投身祖国的建设。
      在这次归国投身新世界建设的浪潮中,也包含了米国普渡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等在半导体领域有先进学成经验的科学家,正是他们构成了华夏第一批半导体产业的基石。
      尽管那个时候这些科学家们带不回米国先进的工业设备和材料,但彼时民众都是充满激情、充满斗志的。
      西方不教他们的他们自己学,西方不给他们的他们自己造!
      即便缺少材料缺乏设备,但是这一批半导体科学家们还是凭借这一腔热情和艰苦奋斗,硬生生的把半导体产业的架子给拉了起来。
      而这时候,其实半导体和米国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最少只有5年的代差。在强化军事国防力量的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下,甚至某些技术领域比后来在世界半导体格局中粉墨登场的岛国和棒子国还要早好几年。
      可以说在50年代至60年代的十年时间,华夏在半导体领域和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并没有相差太多。
      但是自从进入60年代以后,这个还不错的开头就出现了各种动荡和摇摆,直到后来差距越拉越大,以至于随后的60多年时间只能亦步亦趋的跟在别人的半导体技术之后……
      一言难尽。
      曾一鸣觉得,自己很可能有这个机会帮助华夏在芯片领域走上一条强大的道路。
      这个时间点,刚刚好。
      既然可以轻易遇见章儒晶,那是否以为是连上天都在帮忙?
      “章哥,”
      “过去的没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创造未来,将来有一天,如果你有机会,可千万不要错过。”
      “行啦,你小子不如当演说家也挺可惜的,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章儒晶已经是第三次这么说了,认为曾一鸣是个天才。
      只有曾一鸣自己知道,那是因为自己知道这些历史,自己才敢吹牛逼。
      要不然他就是最普通不过的路人而已。
      “话说你有没有兴趣做这个产品的亚洲代理?”
      “嗯?”曾一鸣以为自己听错了。
      “认真的?”
      这牛逼啊,超级牛逼!
      那就是满地金钱!
      这也太儿戏了吧,曾一鸣不信。
      “你有这个权力?”
      “没有,我只是随口一说。”章儒晶摊了摊手。
      “靠。”曾一鸣忍不住爆了粗口。
      “这一点儿都不好笑。”
      章儒晶笑道:“那不就是了,所以,你也不要和我开这样的玩笑了。”
      “好了,谢谢你的电脑。”
      “我要走了。”
      “有缘再见。”
      ……
      “等等!”

第58章 亚洲代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