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57 意欲何为[1/2页]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故而大阏氏待价而沽。让刘备放她归乡。
      开口很直率,理解起来亦不难。
      若大阏氏重归副伏罗氏部,高车十二姓又与他檀石槐还有何干系!
      曹孟德遥斩二袁。可比眼前形势。
      曹操和袁绍争霸河北时,公孙康任辽东太守,不服曹操。曹操打败袁绍,绍之子袁尚、袁熙,逃奔乌桓。曹操大破乌桓后,乌桓单于和袁氏兄弟一起逃到了辽东。有人劝曹操乘胜征辽东,擒拿袁氏兄弟。
      曹操却说:我正要让公孙康斩送袁尚、袁熙首级,无需亲自动手。
      于是退兵。
      公孙康听闻曹操撤兵。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和乌桓单于,把首级送到了曹操那里。
      众将感到很奇怪,便问曹操:您撤兵而公孙康送袁氏兄弟首级,是何道理?
      曹操说:公孙康向来惧袁尚势大,如我派兵急攻辽东,公孙康必定与二袁合力抵抗。我不攻,他们便会互相攻杀,这是情势决定,必然的。
      众将皆服。
      高车副伏罗氏与檀石槐结亲,乃是惧鲜卑势大。刘备若提大军追杀,高车十二姓必定与檀石槐合力抵抗汉军。若刘备放归大阏氏,按兵不动以示好。副伏罗氏定会斩杀檀石槐一家,将首级送到白檀城下。
      无它。如今的副伏罗氏,惧怕刘备之大汉,胜过惧怕檀石槐之鲜卑!
      正如公孙康惧怕曹操,胜过惧怕二袁,一般无二!
      故而曹操一退兵,便斩杀二袁以示好。
      与曹操不同的是。此时还有一个大阏氏,横亘其中。不放归,必落口实。高车副伏罗氏也不会相信,汉庭有示好之意。故而,想要达成刘备既定的战略目标,大阏氏只能放归。
      当然,虽同是放归。却有‘私放和‘公释之分。
      私放,便是刘备自行把大阏氏放回。所谓公释,便要与三位诸将商议,甚至六百里上报,由朝廷定夺。一来二回,若耗时颇长。檀石槐早借来救兵。木已成舟。高车已绑上鲜卑的战车,再示好也无用。
      悔之晚矣。
      须趁高车尚未决断,赶在檀石槐之前,早早将大阏氏放归,以安高车各部之心。才有示好之意。
      事不宜迟。走出大阏氏帐篷,刘备急忙前往中军大帐。
      不料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F,三路主将皆在。
      各自喝着侯府的蜂蜜香茗,似有难言之隐。
      见刘备进来,急忙起身。
      刘备依次回礼,被三人请上主座。
      宾主落座,三人欲言又止,刘备亦心事重重。场面稍显尴尬。
      刘备毕竟年少。又涉及军国大事,便等不及先开口:三位大人。本侯有一事,想与各位商议。
      三人急忙放下茶杯:少君侯有何事?
      刘备这便将大阏氏诸事,细细说来。其中关窍,亦和盘托出。
      果然,刘备话音刚落,留着三撇美髯,颇有儒将风范的护乌桓校尉夏育,这便言道:少君侯所言极是。檀石槐一日不除,北疆一日未平。此次北伐,亦未尽全功。若他再与高车、夫余、?桴龅热?庵詈?唇幔?戾?黄??谴苏剑?掖蠛罕闶前芰恕

1.57 意欲何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