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124 表里相合[2/2页]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魏王而起。汉末时,人心思乱,待诸侯争霸,人心又思汉。本以为孟德乃伊、霍,岂料到老变王莽。追悔莫及也。
      一言蔽之。袁绍、曹、刘备三人:袁绍前期无敌,曹中程发力,刘备后来居上。
      蓟王屯田二十载。时至今日,早已补满先天之不足。千里封国,千万国民。手握八关,屯兵函园。外开四都护府。虽心中时时自醒。然,平心而论。天下还能崩坏到哪去?
      别说三国鼎立,便是诸侯争霸,亦全无可能。
      除非剧情杀。
      光熹二年(187年),正月旦会,如期而至。
      二崤城中堡,四门开。居于旅堡的外邦及郡国上计使团,公车入西门。绕行瑶光殿一周(环岛),列队下车。郡、国计吏,立于殿前南侧,面北。外邦使团,立于殿前东侧,面西。
      宗室诸刘,车驾入北门。绕行瑶光殿一周,次第下车,立于殿前西侧,面东。
      文武百官,车驾入南门,绕行瑶光殿一周,列队立于殿前中庭。
      蓟王车驾入东门,往后殿伴驾。
      吉时已到,蓟王护少帝并窦太皇仪仗,出殿,临轩。
      太皇并少帝落座后,群臣叩拜,三呼万岁。尤其三呼万岁,乃蓟王钦定增设。世代沿袭。
      少帝并太皇,起身回礼,称“为君兴”。“兴”,“起”也。
      刘备立于轩下。高于百官,低于太皇并少帝。
      “百蛮贡职”、“众郡奉计”,典礼依次进行,未有差池。
      即便众郡奉计,惨不忍睹。然经润色后,琅琅上口。乍一听,非但无过,似还颇有建树。听得少帝津津有味。
      蓟王光融天下,明以照奸。自当乏善可陈。
      比起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太皇并少帝。立于轩下,身长八尺,神光内敛之汉(一)蓟王,百官亲眼得见。方知传言非虚,名副其实。人中麒麟。
      心中各自嗟叹。蓟王风姿,广为流传。比起权臣霍光,蓟王乃出宗室。且起于微末,有高祖之风。与“时代相合”。
      《通典·兵十二》:“周书《阴符》太公曰,左右有水,前有阜(陆),后有高山,战于雨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
      一言蔽之,无论表里,蓟王皆与汉风貌相契合。
      正月旦会紧跟上陵礼祭。
      皆是开年典。先前参与正月旦会的各色人等,文武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于正月上丁日,“昼漏上水(约6:30)”时,亦需赴上陵礼。
      一般而言,二礼相隔约五日。然,祭拜何人?
      正是先帝。
      换言之,由朝廷举办的上陵礼,皆祭祀先帝。刘备初临洛阳时,恰逢灵帝继位,故祭桓帝。今少帝继位,自当祭祀灵帝。
      以此类推。

1.124 表里相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