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太阳即将落山之时,苏小昭还是来到了近卫营校场,冒着被发现再一次“不务正业”的风险。
只是这次是空手来的。
“建钢兄弟,你今日怎么不带那扭蛋机过来了?”果然近卫营众人都围上来,不解地问道。
经过这几日“臭味相投”的相处,整个近卫营的士兵们,连带着向来少话的教头,都和这位新来的少年门客很是熟络了。
历来文人武者相轻,这世子府里也不例外,往日哪见有世子的门客,三天两头往兵营校场这头扎的?偏偏这小子是第一个不说,还从来没有读书人的清高或架子。
偶尔这小兄弟卖完东西了,还能和他们坐在一起唠起荤段子。令一众久经荤话场的士兵们不得不佩服的是,虽然这小兄弟瞅着年纪轻,但荤段子都不带重样儿的,讲起来往往还一波三折,新奇又活络
是以她往这儿一坐,哪怕没有做生意的样子,大伙儿还是热络地围上来,想着买不了扭蛋,也还能一起唠嗑个荤段子增进增进友谊。
少年门客摇了摇头,不甚雅观地叠着双脚,随意坐在石墩上,嘴里闲闲叼着一根甜草,说:“存货都被你们这群崽子给掏空了,还没来得及补上,等过两日,小爷弄些有趣的玩意儿再过来。”
一听她这么说,孙堰柄便搓了搓手,凑近她腆着脸问:“咳,建钢兄弟,你那《建钢兵书》还出不出续本了?”
真是好家伙,这可比市集上那些画本子妙得多啊!可惜每晚来借书的兄弟有点儿多,实在是僧多“兵书”少。
见他凑近脸,苏小昭不客气地一个爆栗过去:“小伙子不要总想这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懂不懂?”
在众人哄笑声中,苏小昭拿开嘴里叼着的甜草,叹了声说:“我今日来呢,是想找你们帮个忙的……”
“都是兄弟,大伙儿能帮得上的肯定帮,建钢兄弟直说就是!”孙堰柄被敲了也不气馁,一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誓要和她打好交道的模样。
“是这样的,我昨日见到了世子身边的那头雪狼。”苏小昭如是说,“可见它郁郁不闷的样子,连带着世子也跟着担忧了。你们知道的,我苏建钢身为门客,自然是要为主子分忧的。”
苏小昭摆出“先世子之忧而忧”的凛然之色,说:“我寻思着那狼吧,估计是想家了。”
“听人说,那狼是世子以前从北地的布拉玛雪山带回来的,不知你们当中,有谁是去过北地的?”她问。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
“北地啊……”开口接话的是一旁寡言的赵教头,“这些新兵蛋子没几个去过那种艰险之地的,不过我早些年跟着老王爷,倒是在那儿待过些年头。”
苏小昭眼睛蓦地一亮:“那就太好了,不知道赵教头熟不熟悉当地的民谣或小曲?”
“民谣小曲吗?倒是还能哼上几句。”
赵教头回想了一下,便以手敲击着膝盖,哼唱出声,声调悠远古老……
“等等,我记一下乐谱!”苏小昭喜出望外地跳下了石墩,挎过腰间的工具小木箱,翻开盖取出了数张纸,一个墨斗,以及一个竹筒。
她将几页纸横铺在平整的石面上,拿过木匠专用的墨斗,拉出一条长长的沾了墨水的墨线。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她以指勾起墨线,在铺开的纸张上飞快弹出一条条平行的直线。然后,她旋开了竹筒,拿出一支鹅毛笔。
“建钢兄弟,你这是在作画吗?”
看着她伏在石头上,用一根鹅毛的尾端沾了墨水,在墨线上勾勒着奇奇怪怪的像符咒一样的东西,几人不由好奇问她。
不愧是建钢兄弟,连作画用具都如此别具一格。
“这是我独门秘传的记谱方式。”苏小昭呼气一吹飘扬的鹅毛,酷着脸回,“别问了,不外传。”
现在的南宛,连减字谱都还没发明,用的还是复杂无比的文字谱,在世子府她得尽量避免写字,以免被发现端倪,还是抄五线谱更安全。
……
拿着几张晾干了的曲谱,苏小昭自觉收获满满地吹了吹,然后收进自己的小挎箱里。
她还画好了一把口琴,决定今晚就连夜加急联系小影儿,好早日一慰银狻美人的思乡之情。
第 113 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