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魔染[1/2页]

叩问仙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已亭亭如盖矣。
      禅室,小院,清幽,孤寂。
      掩月庵的比丘尼站在小院前,肃穆静立,似乎在体会祖师当年的心境。
      这里曾是掩月庵祖师静修之地。
      当年,道侣化神东渡飞升,掩月庵祖师难耐相思之苦,出家之前便已经开始钻研佛法,无相仙门特意在宗门为她开辟出这片净土。
      即便她另立门户,创立掩月庵,禅院仍保留下来。
      通往掩月庵旧址的传送阵离小院不远。
      她们找到掩月庵旧址,却没想到掩月庵也在那场旷世大战中受到波及,损坏严重,时隔太久,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确定庵堂的位置。
      所幸传送阵还在,所有女尼都进来了。
      老尼举止恭谨,告了声罪,推门而入,却见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仅有一个蒲团而已,没有任何祖师遗物。
      见此情景,老尼带领众女尼拜祭过祖师,重又出来,此行主要目的还是在无相仙门中寻找机缘。
      “好一座顶级仙府!”
      一位年轻女尼忍不住发出惊叹。
      其他人看着奇峰耸立、仙禁重重的遗府,也有目不暇接之感,深以为然。
      “师父,无相仙门这么大,我们先去哪里?”
      年轻女尼问老尼。
      老尼率领众人就近登上一座山峰,总览无相仙门地势,沉吟道:“无相仙门以五脉为重,又有五脉共主帝授山,还有上古仙殿,皆存在大机缘。祖师习的是水相一脉传承,祖师道侣曾是金相之主,我们掩月庵的功法神通便是脱胎于这两脉。”
      “《太元金罡剑经》是金相真传?庵中缺少后三路,能不能在这里找到?”年轻女尼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不错,金相主杀伐,尤擅剑道,当年金相殿所在的仙山号称中州剑修圣地。碍于誓约,祖师只能将剑经前六路传给掩月庵,后三路乃是金相殿不传之秘。”
      老尼对自家功法神通的来历如数家珍。
      年轻女尼主修的便是这部剑经,闻言大喜,力主先去金相殿。
      不过,在场还有修炼水相功法的同门。
      当然,多数人更希望先找到上古仙殿入口,包括琉璃。
      她心中在想老尼之前提过的一则传言,无相仙门曾掌控一座上古仙殿!
      “中州仙殿……和带走师父的紫微宫有关系吗?”
      琉璃思绪中兴起难得的波澜。
      同时,她脑海中也浮现一个人影。记得秦桑曾对她提过一句,来中州还有一个目的也是寻找仙殿,搜集一门很重要的功法。
      他们算是殊途同归。
      可惜不知仙殿在哪里。
      且自西漠一别,多年未见,事发突然,无法及时联络到他。
      琉璃黛眉微蹙。
      争执不下,有人提出分兵,被老尼否决,“我们寻找庵堂耗费了太长时间,入口的那些人应该也快找到穿过云墙的办法了,而且之前不知进来多少大修士,来历不明,你们分开太危险!”
      最终,她们决定先向最醒目的帝授山靠过去,观察清楚无相仙门的情况,再考虑去处。
      ……
      遗府外。
      修士越聚越多。
      仙府出世的消息席卷南蛮二州,并以极快的速度向整个中州风传开来。
      四面八方修仙者齐聚于此。
      太岳山人山人海。
      大部分修仙者因修为不足,被乱流阻挡在外,仰望天上的漩涡。
      随着时间推移,通道里的乱流威力减弱,金丹期修士也能够抵御乱流的冲击,进入风暴了。
      不过,他们进来后才发现,打头阵的元婴祖师们被一堵云墙挡在了外面,束手无策。他们心中哀叹,也只能在老老实实等云墙消散。
      渐渐地,云墙越来越厚重。
      云雾如海,溢满整个通道,狂暴异常。
      经过一段时间探查和尝试,元婴修士们终于摸索出一些规律,除极少数特立独行之人,都开始结伴闯入云中。
      云海内侧。
      忽然一道青虹贯穿云气,几道人影紧随着青虹飞出云海。
      领头之人正是太岳门大长老华沉子,太岳门和道门高手紧随其后。
      “终于进来了!”
      一位八景观元婴发出感慨,登上入口的山顶,看到无相仙门里的景象,不免惊讶于无相仙门的深厚底蕴。
      “快找观主和岳宗主的暗记!”
      两宗高手简短交流,立即行动。
      在他们进来不久,无相仙门后裔也结伴闯过云海,随后又有越来越多的元婴修士进来,无相仙门逐渐热闹起来!
      ……
      帝授山。
      秦桑本尊选择从帝授山西南面的一条石径上山,和诸无道等人不是同路。他行动得早,此时已经快到半山腰了。
      搜魂泣灵洞主得知他们和诸无道的约定。
      诸无道为求活命,指心魔立誓。
      若诸无道摆脱道门追杀,逃出生天,便约定在帝授山下会合,并立誓带二人去寻化神机缘。
      不过,泣灵洞主和莫行道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最终逼诸无道透露出无字玉璧以及五相令的关键信息。
      即便诸无道不幸被道门擒杀,他们仍可以利用五相令进入帝授山。
      秦桑和诸无道等人都没有交情,不会自讨没趣凑上去。
      正好泣灵洞主被他斩杀,不可能赶去会合了。
      秦桑便利用诸无道等人的时间,先行一步,验证五相令的作用。若诸无道说谎,再去跟踪他们也不迟。
      远望帝授山,最醒目的乃是山间古刹之影。
      入山方知,帝授山上的建筑其实并不多。
      曲径通幽。
      秦桑沿着石阶,快步登山,沿途之景无不契合自然,除石阶外几乎没有人为的痕迹,连木亭也看不到一座。
      穿过丛林,柳暗花明。
      前方忽现一雕龙画凤的玉质山门。
      玉门高大,上书‘云山之境四个古字,气韵悠长。
      玉门后乃是一条笔直的白玉阶,直入云中。那里雾气如海,缥缈如仙境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魔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