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1章 《赤焰传奇》(六)[1/2页]

华娱璀璨时代 执笔新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嘎嘣。”小希嘴里的薯片发出清脆声响,在大半夜里属实有点吓人,仿佛怪物在磨牙似的。
      只是沉浸在剧情里的小希丝毫没感觉,她点开下一集继续看剧。
      随着剧集的播放,后续情节随之缓缓展开。
      京都百姓享受着南疆平定带来的岁月静好,各个坊间的繁华和喧闹见证着大梁的和平。
      然而,赤焰军粮案好似炸响这份和平的导火索,市井中的百姓一无所知还维持着和气的氛围,但潜藏各处的阴暗人士已然是暗流涌动的局面。
      镜头给到卓府,户部侍郎卓颜卿听闻儿子卓狄失踪逃跑的事,把手中茶杯摔在地上,很是气急败坏的样子。
      “慈母多败儿!”他指责卓夫人。
      “要不,请国公帮帮忙。”卓夫人焦急。
      小希看着画面里的卓颜卿,嘟着嘴本想说一句:“暴露了吧,果然是坏蛋!”
      但卓家夫妇接下来的几段回顾以往的对话,让小希又感慨万千。
      卓家父子不和是真的,卓颜卿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家风也是真的,这也暗合一开始靖王帮穆霓凰调查卓家的结果。
      卓狄一心想得到父亲的认可也是真的,但卓颜卿跟赤焰一案半毛钱都没关系却是让小希没想到的。
      卓狄犯事,调换军粮以致于赤焰前军被毒害,这是卓狄就算有十个脑袋都抵不了命的大罪。
      当年卓狄慌张且极度恐惧,找到卓颜卿一五一十说了此事。
      卓颜卿也没想到自己儿子愚蠢到干出这么一件事来,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能想办法补救。
      按理说,卓颜卿是行事光明磊落的好官,儿子犯下这么大事,大义灭亲不好吗?
      卓家世世代代门风光正,如果卓狄事件案发,卓家的名望会一瞬间一落千丈。
      正所谓做一辈子好事的人,用一件坏事就能将他毁灭殆尽。
      就是这么个原因,卓颜卿要保住卓狄,也要稳住卓狄别再乱来,更要改变世人对卓狄的看法,亦有让满朝文武对自己儿子卓狄有所改观。
      从不趋炎附势、从不阿谀奉承、从不结党营私、行事光明磊落的卓颜卿,在如此情况下便找到了左丞相宁国公谢玉帮忙。
      右丞相王颂是先帝时期的老臣,当年梁帝萧选登基,提拔谢玉当左丞相,有萧选在,谢玉这??左丞相显然更有权势,这也是卓颜卿找谢玉帮忙的原因。
      卓颜卿没有告诉谢玉有关卓狄犯下赤焰军粮案的事,只是说想让儿子走上正途,也就是仕途,但卓狄顽劣的性子整个朝堂的人皆知,这样的人当官有点难度,所以请谢玉出谋划策。
      谢玉说了计策,让卓狄散尽家财先做好事两年,收获京都百姓的好名声。
      这份计策,也暗合靖王给穆霓凰调查到的细节:清平六年,也是赤焰惨案后的两年间,卓狄在京都做尽了好事。
      在此之后,卓狄从县丞,到县令,再到京兆尹,一切水到渠成。
      谢玉的帮忙,让卓颜卿顺势站队在左丞相的势力队伍。
      而卓颜卿的帮忙,表明他对卓狄的认可。
      得到父亲的认可,是卓狄的梦想,从而也安抚下了恐慌的心态,从此之后性情大变,从顽劣之人成了一名为民分忧的好官。
      只是这份认可,是卓颜卿真心实意,还是为了保住家风和卓家名望,这就看观众怎么解读了。
      至于唆使卓狄调换军粮的人是谁,目前卓颜卿的剧情里没有说明。
      且谢玉这位大丞相是否对此知情?目前看来也没暴露什么证明谢玉就是坏人的事。
      “看错了啊。”小希感慨。
      卓颜卿和言侯在楼船场景出场的画面,她就感觉这两个人都是坏蛋。
      现在看来,这个卓颜卿并不坏,也跟赤焰惨案没任何关系,只是被自己儿子给坑了,做了后续违背本心的事,也犯下包庇罪犯的罪名。
      依稀记得当时卓颜卿这个人物出场时,虽一脸正气,但说话总感觉没底气。
      看完了卓颜卿的剧情,才知道这个人物为什么总有种有气无力的感觉。
      原来,这是做了亏心事啊。
      “演技真好。”小希不忘为老戏骨点个赞。
      随着剧情的推进,当那一个账本在朝堂上公布出来后,当说明账本里的粮食记录是十年前的赤焰军粮后,当得知赤焰军粮被一分为十贩卖给各州共十家商行后……
      “哗——”整个朝堂闻之色变,尽皆骇然。
      虽然尚且不知这个账本里记载的是否是实情,还需跟记载里的十家商行一一对证,但这账本是从京兆府里收集到的,这真实性好像无需再去印证了。
      搜查京兆府时,京兆府仆从丫鬟、衙役护卫、悬镜司众人等各方人士都在,就算幕后之人有心隐藏这个账本,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公布于朝堂。
      这个账本代表什么,人尽皆知。
      梅岭一案有误!
      赤焰惨案有冤!
      在小希的细心观察下……
      靖王紧握拳头,十年了,终于打开了局面。
      左丞相谢玉眉头微皱,低眉思索不知在想些什么。
      右丞相王颂挑了下眉头,好像对这个账本的出现有意外,但转瞬又老谋深算似的平静下来。
      大理寺卿的举止有些奇怪,目光中透着点厌恶,好像是对这个账本的出现感到心烦。
      “言侯才是大boss?”小希心有猜疑。
      唯有卓颜卿很焦急,此事事关卓家,且此事一旦证实就是滔天大罪,他再是稳重也有点沉不住气。
      在殿前禀报此事的悬镜司卿夏江,一如既往沉静如水,看不出任何情绪,仿佛是在公正办案。
      “查!!”梁帝最后只说一字,让很不平静的朝堂散去。
      霓凰郡主带来平定南疆的喜悦已然不存,人心惶惶的暗流至此开始。
      一心把名望比自己性命还看得重的卓颜卿,终是还是纸包不住火,因自己儿子卓狄的失踪并留下的这个账本而暂时性被革职,被禁卫监禁在卓府之中。
      悬镜司有监察百官之权,有查察天下之职,一个当朝四品大官在京都皇城之下给跑了,这是悬镜司的失职。
      镜头给到夏江,只见他急忙忙来到大理寺官衙,会见大理寺卿言侯。
      这两个老狐狸,展开了一段让小希晕头转向的对决。
      “言兄,这下该如何是好,陛下当年压下赤焰一案就是为了稳住朝堂,毕竟朝堂不稳则天下生乱呐。”
      这是夏江说的话,从此话可解读到梁帝压案子的原因,也为他接下来的话让人听起来看不出真假。
      “这账本一出,让赤焰一案有翻案的迹象,这可是犯了陛下的大忌。”夏江苦笑:“可偏偏陛下让我来彻查,这到底是该查还是不该查,愚弟现在可是进退两难,还望言兄提点一二。”
      小希迷糊了,从夏冬想要试探夏江剧情那一刻,从主角团的利益视角出发,她就默认夏江也是个坏蛋。
      可现在夏江跑来见言侯?这又是什么情况?
      从两人的见面态度上来看,这两个人不像是一伙的,那这夏江到底是好是坏?还是真如她心中猜测,言侯才是大boss?
      “夏兄,你我同属有监察办案之权的官僚,悬镜司和大理寺亦是同有稳定朝堂、稳定万民的重要职责,办好分内事即可,何必瞻前顾后。”
      “卓狄跑了,跑到哪里也不知道,大梁天下万里有余,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夏兄又要为陛下辛劳一番了。”
      听到言侯的话,夏江怔色片刻后领悟了其中意思。
      夏江郑然道:“多谢言兄指点。”
      小希有点懵,这指点了什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她切换回浏览器,上微娱翻阅了下有关《赤焰传奇》言侯的话题。
      【言侯是坏的几率很大,他和夏江那一段对话可大致理解为,大梁天下那么大,找不到一个人也正常。
      简单的说,言侯不希望卓狄被找到,但又要让夏江做好分内事,这可以解读为,派悬镜司的人去追查,找不找得到,或是找到了带不带回来就另说了。】
      “我去!这么说言侯真的是幕后的大BOSS啊!”小希瞪眼,好似发现了什么大秘密。
      “那夏冬的计谋不是泡汤了?”她紧接着道。
      夏冬把账本给夏江,让夏江在主持接下

第641章 《赤焰传奇》(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