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三章:收复荆州[2/2页]

三国之经天纬地 作者高祥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怕死,而是怕自己死得没有价值,白白送命!
      要知道,汉军统帅,可是诸葛亮,诸葛瑾的胞弟,他留下来了,诸葛亮又岂能不劝说他改弦更张,投靠汉王呢!尽管一开始,诸葛瑾还有些犹豫,却最终被诸葛亮劝服,决定从今往后,投靠汉王麾下,甘效犬马之劳!
      很快,诸葛瑾就给新的主公立功了,他只身前往夷陵,劝降了阚泽和张承!
      诸葛瑾嘴皮子这么厉害?说劝降,就能劝降?这是因为,张承的妻子,正是诸葛瑾的女儿!困据夷陵,走投无路,张承也别无选择,再加上岳父老泰山的劝说,也就只好投降了!
      而阚泽呢?他和诸葛瑾的关系没那么好,可现在,不投降又有什么别的选择,也只能是就坡下驴,和张承一起投降了汉军!
      前文我们说过,凌统嫌阚泽多嘴多舌,把他留在了夷陵;而张承呢,在遭到汉军舰队攻击时,率领自己的水军西逃,最终也到了夷陵!
      如今,孙权已经率军逃走,徐盛举众投降,张承和阚泽他们,成了荆州之内,唯一剩下的吴军部队,又被诸葛瑾顺利劝降,如此便意味着,荆州全境光复,诸葛亮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速战速决,为刘纬收复了荆州!
      而孙权呢,却是一败涂地!他前前后后,总共调集和招募了将近十万兵马,却几乎全部折戟沉沙,损失殆尽,只能仓皇逃走,输了个精光!
      孙权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武器装备落后的问题吗?这个因素肯定是有的,却并非根本原因,战争的本质是人,人的因素,才是主导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汉军,确实在武器装备上,拥有碾压式的优势,可吴军也不是没有胜利的希望,关键是孙权这个业余军事爱好者,水平实在太洼了!诸葛亮设下的一连串计谋,他是一计没落下,全都上当了!
      说到底,吴军的失败,就是败在没有一个优秀的统帅,来指挥这场战役!倘若周瑜和陆逊在,就算赢不了,至少也能和汉军打个平手吧?何至于屡屡中计,惨败如斯?
      问题是,孙权此人,容不得像周瑜和陆逊这样的大才,他只喜欢听话的臣下!
      而且,改革当中,所设立的兵马司,也就是吴国的参谋本部,也是形同虚设,关键时刻,孙权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完全把兵马司当成了空气,这个机构,没起到一点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总而言之,孙权的失败,就是败在他自己的身上,一手好牌,打个稀烂!这一切,都是他自身性格所致,嫉贤妒能,刻薄寡恩,见功劳就上,见责任就推,内心极度不自信,还总想证明自己,导致屡战屡败,最终输掉了裤衩!
      眼下,孙权只剩下自己的一万近卫军,奔赴逃亡之路!可是,他未曾想到,就连这点人马也保不住了,因为他在华容道上,遇到了马岱!

第四十三章:收复荆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