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四章:背后真相[2/2页]

三国之经天纬地 作者高祥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奇怪!刘纬为什么会突然决定放弃洛阳?这可是他当年中原大战时,好不容易才打下的胜利果实,作为汉朝故都,拥有极高的政治价值,如此重要的大城市,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刘纬也是迫于无奈,他是在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刘纬错在哪了?错就错在误信了庞统!
      当诸葛亮赶回长安,见到刘纬,面陈利弊之时,刘纬马上就明白了,洛阳这场仗,绝没有什么好结果,必输无疑,如果不及时撤走洛阳百姓和财富,到时候的损失将会更大!
      刘纬就那么相信诸葛亮?他的一面之词,就能让刘纬下了放弃洛阳的决心?非也!
      促使刘纬做出如此决定的,是一则来自于兖州的紧急情报,潜伏在当地的密探飞鸽传书,禀报了魏军黄河水师的最新动向,在诸葛亮的提醒下,刘纬马上明白了,毛?水军疾驰西进,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在不撤,更待何时?非得等洛阳的后路,被魏军水师堵截之时吗?黄花菜都凉了!
      没有办法,刘纬只能紧急下达了放弃洛阳的旨意,并命令各路兵马,策应配合其他各地百姓撤回关中,争取能多救回一个是一个,同时也给庞统下了一道紧急军令,让他赶紧率领汉军主力,撤回关中!
      这才是洛阳,以及周边县镇突然人去楼空的真相,也是庞统从虎牢关败退回来以后,立刻放弃洛阳,撤往关中的真实原因!倘若不是刘纬严令撤退,就凭于禁那么点兵马,哪怕长了三头六臂,也打不下洛阳城啊!
      然而,事已至此,司马懿并不准备罢休!只占领洛阳一座空城何用,必须赶紧派兵追击,夺回失去的人口和财富!百姓们拖家带口,大包小裹,肯定走得很慢,应该没逃多远,现在去追,还来得及!
      于是,司马懿下令,让王基和王昶二人,带领禁军去追,这份功劳,可不能再让于禁抢走了!二王得令,率军西进,沿谷成一线,一直追到了函谷关,并占领了那里,正准备继续追击,却突然收到了司马懿让他们赶紧回来的命令!
      王基和王昶于心不甘,却又不能不服从命令,只留少量军士守备函谷关,又退回了洛阳,这才得知,司马懿为什么让他们赶紧回来,竟然是因为邺城又发生了“叛乱”!
      早已身体残疾,并被废黜爵位的曹彰,竟趁司马懿带兵在外之机,联合弟弟曹熊一起,勾结旧部,网罗势力,在卞太后的暗中支持下,突然发动兵变,攻占皇宫,控制了邺城,并打败了留守的司马师和司马昭,重夺大权!
      后院起火,司马懿心急如焚,还哪顾得上追击汉军和百姓,赶忙叫回二王,率领禁军返回邺城平叛!于禁,则被司马懿任命为洛阳太守,替他看守胜利果实!洛阳战役,至此落下帷幕,以魏军的最后胜利画上了句号!
      奇怪了,曹彰和曹熊,怎么会突然发动兵变?是蓄谋已久,还是另有原因呢?且看下文分解!

第九十四章:背后真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