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而租下或买下的人用宅子做生意赚的是谁的钱?肯定还是富人的,而无论什么买卖,都是要交税的,一来一回一倒腾,朝廷坐着就能收大笔税款,哪怕大明的商税很低。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
      “先生,是什么?”
      “是背后的利益。”
      “背后的利益?”
      “是啊,你想想看,哪怕到时候状元街上只是一个卖小吃的,也能不少赚,对吧?”
      “是。”
      “来的人越多,他就赚得越多,可他的小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需要进货,需要买米买面,买油买盐,而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呢?如果把他的客人比作河的下游,那他进货的地方就是河的上游,当河的下游需要的水很多,必然上游的水也要增多。”
      朱七牛听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花钱的是富人,花的也是富人的钱,这钱通过状元街上的人分摊到了许多不在状元街上的人手里,甚至可能分到田间老农手里,让他们多挣个三瓜两枣的。”
      “对,可不要小瞧这三瓜两枣,对于穷人来说,一年哪怕多攒下几百个铜钱,也是值得高兴的。”
      “对对对,以前我们在大河村的时候,一家快二十口人,一年都未必攒的下一两银子呢,如果能多收入几百个铜钱,我爷爷奶奶指定能高兴好几天,然后他们就会买一点点豕肉给我们吃,吸溜。”
      朱七牛接着夸赞道:“先生连这个都能想到,真是聪明,难怪皇爷当年派您给太子和诸皇子当先生。”
      宋濂笑了笑:“我能想到,是因为有人已经做到了,估计皇爷之所以会建立状元街,也是受了这个人的启发,或者干脆就是这个人出的主意吧?”
      “是吗?那个人是谁?”
      “是周光。”门外,一道洪亮的声音忽然响起。
      朱七牛吓了一跳:“这……好像是皇爷的声音?皇爷来我家了?”
      宋濂站起身往外一瞧,正好瞧见皇帝朱元璋迈步走入屋里,脸上带着笑容。
      宋濂连忙带着朱七牛向皇帝行礼,随即又注意到皇帝身后跟着一个中年官员,郝然正是当年在溧水县有过一面之缘的周光。
      一身便装的朱元璋笑着在主位上坐下了,敲了敲桌子:“七牛,你这待客之道不行啊,咱都坐下了,你也不知道倒杯茶来喝喝看?”
      门外急急忙忙走来两个姑娘,正是团团圆圆。
      二女有些紧张的将茶水、点心、瓜果等放在皇帝身旁,又在另外两个茶几上也放了一些,朝着皇帝微微一福,无声的退到了一旁。
      朱元璋指了指左右两边的凳子:“你们都坐吧。”
      朱七牛、宋濂、周光这才敢坐下。
      朱元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随意的从点心盘里挑了块核桃酥,嚼的喷喷香。
      “不错,这点心挺好吃,七牛,是你娘做的?”
      朱七牛摇头:“不是,是团团做的。”
      “哦,待会儿装几斤,咱带回去给咱大孙吃。”
      “是。”

第127章 孤臣白首逢新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