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什么‘北城是我们的家,文明要靠大家,又或者‘随便大小便是不要脸的行为,又或者‘有国才有家,国破则家亡,交税光荣,等等等等。
      走着走着,便难免遇上交叉路口,勋贵和百官们继续往外瞧,发现相交的那条路与正在行走的这条路呈现为‘十字型,并且那条街上的设计布置和这边一模一样,就连商铺也都是三层的小楼。
      这样的布置,看起来无疑是十分赏心悦目的,让人不由得身心宁静。
      有那细心的官员还在一些商铺的大门靠左边的墙上看见了一个木板,上面写着‘赵家村二十七栋‘钱家村一栋等字样。
      就这种奇怪的命名和各种标语,坐在一个车里的官员们小声议论了起来,却始终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完全想不明白朱七牛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里的喜欢。
      一些家里有钱的官员甚至冒出了来这里买一套铺子的想法。
      不为别的,就为了看着养眼。
      作为大明官场之中少数的强迫症患者,礼部尚书刘仲质可太爱这里了,哪哪儿都那么对称,就连花坛里的各种树也都种的很有规律,简直就是一张滋润心灵的良方啊!
      唯一不妥的就是墙上的标语,内容都不一样,根本谈不上规律。
      “这要是忠义伯自己设计的,那他倒是有当工部尚书的潜力。”摸了摸胡须,刘仲质暗暗想道。
      最前面的马车里,朱元璋虽然独自一人坐在车内,没有人跟他讨论,但丝毫不妨碍他高兴的又呼又叫,跟只发痒的猴子似得。
      “好小子,光看图的时候,咱还没觉得特别好看,看了实际的东西后,咱才发现这小子简直是干这行的天才。”
      “嘿,这街道弄得,这两边的铺子搞得,要不是一些材料用的比较普通,盖的又秀气了些,都要赶上咱的皇宫了。”
      “看来咱还是小瞧这家伙了,户部、工部、兵部这三部的尚书都可以给他当嘛。”
      “瞧瞧这果树,到了丰收时节,怕是得专门派人来摘,不然根本摘不过来,这应该是周光给他的建议吧,原先七牛好像准备种的是桂花树、梅花树之类的观赏树木。”
      “周光不愧是特立独行搞出了另一道官田体系的人才,想法就是实在,不过要咱说啦,这花坛虽然小了点,但如果种水稻或小麦也不错,旁边就是河道,灌水也方便。”
      “……。”
      就这样,大明君臣一路看一路说,终于走到了这条路的尽头。
      所谓的尽头,并不是死胡同,实际上是一个‘T字型路口。
      大家来时的路是‘T下面那一竖,到了横竖线相交的点时,马车便停了下来。
      若是站在这儿往两边瞧,便会发现另一条街上的布置和竖街是一样的。
      所不同的是,横街两边的商铺只有一边还是三层小楼,另一边就都是高楼了,以‘T字的
      相交点往两边依次降低,分别为七层、六层……三层。
      而‘T字的相交点这里,无疑是最高的了,足足有七层,比黄鹤楼都高。
      朱元璋率先下车,抬头一瞧,只见就连门口台阶都足有三四丈高的七层高楼的顶楼上挂着一块超大的招牌,上书‘大明第一歌剧院,题名者则是……宋濂。
      这会儿天已经大黑,那大明第一歌剧院的七层房檐下依次排开挂着一盏盏灯笼,远远看去,竟好似一条条长龙,随风摇曳,别有美感。
      朱元璋:o(* ̄︶ ̄*)o:“好,够漂亮,够大气,咱很喜欢!”

第221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