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景隆其人,曹国公李文忠之子,太上皇朱元璋的外甥孙,因去年李文忠病逝,得以继承其父的爵位,并被皇帝委以重任,独领一支大军。
      很多时候,太上皇宠李文忠和李景隆还要超过朱标以外的其他儿子。
      因为太上皇朱元璋的哥哥姐姐虽然不少,活到开国的却一个没有,对于李文忠这个唯一的外甥和朱文正这个唯一的侄子,可想而知重视亲情的朱元璋是有多宠溺。
      李景隆这一开口,影响显然是不会小的,甚至足以动摇太上皇的很多想法。
      见气氛有些变味,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说:“行了,不谈这些了,既然忠义侯有把握,那这事儿就这么办吧,李景隆,常茂。”
      “末将在。”
      “你俩率兵从西往东打。”
      “是。”
      “汤和、耿炳文。”
      “末将在。”
      “你俩率兵从东往西打。”
      “是。”
      “冯胜随咱镇守中军,随时策应。”
      “遵命。”
      “至于那一百门虎蹲炮,东西两路大军各领五十门,咱会让大陆那边再送一批过来,到时候还是平分给你们,到时你们哪边先打的倭奴投降,咱就给谁大大记上一功,事后论功行赏,绝不吝啬。”
      “遵旨。”
      众将领各自领命而去,营帐里又只剩朱七牛跟朱元璋了。
      “七牛,咱不让你去领兵,你心里不好受吧?”朱元璋和善的笑问道。
      朱七牛一脸的莫名其妙:“臣又不是将军,领啥兵啊,再说了,这么多开国将帅在这儿,领兵怎么也轮不到臣啊。”
      “那你方才站出来是?”
      “哦,臣不过是不想看见那么多士兵牺牲,所以小小出个主意而已。”
      朱七牛说话的时候,朱元璋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直到他把话说完,不像是说谎,朱元璋这才眨了眨眼睛。
      朱七牛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得,真的被猜忌了,我就不该多嘴的!
      朱元璋拍了拍朱七牛的肩膀:“景隆这小子还是个厚道人,之所以刚才那样说,一是给咱提个醒,二是让那些武将自己心里有点数,三也是让你自己知道分寸,你可不要怪他。”
      朱七牛连忙摇头:“哪里哪里,曹国公乃是太上皇的外甥孙,皇上的表侄,太子的表兄,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臣怎敢怪罪他呢?”
      “你心里有数就好,这次若是你的谋划真的达成,咱也会给你记一功的。”
      “不不不,千万别给臣记功,刚才不是要博采众长嘛,臣也就是小小给了点建议,要真说有功,那也是最后拍板的人有功,是前线打仗的将士有功,动动嘴皮而已,不算啥,不算啥。”
      朱元璋终于满意了,点了点头:“行,那就仗打完了再说,你去见见你三哥吧。”
      “是。”
      朱七牛出去后,朱元璋再也绷不住了,无声的大笑了起来。
      “标儿说的没错,这小子现在真的很怕立功啊,滑的跟个泥鳅似得。”
      “不过这样才好,咱跟标儿对他多敲打一下,将来雄英用起来才顺手。”
      “不过嘛,这小子明明怕立功,还是敢站出来说出自己的主意,是个有血性的家伙,像咱,莫非他真是咱老朱家的种?”
      “三国演义闲篇上瞎写的那些难不成还真能成真?咱老朱家天命所归,所以出了咱这么个皇帝,又出了个能无能武的贤王来辅佐匡正?”
      “要真是这样,那可有意思了,论资排辈的话,雄英得叫他……皇叔!”
      ……
      拉着朱七牛

第64章 人老奸,马老~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