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何事?”
      “洪武十年常氏错诊一案乃是他在背后操纵,吕氏及其父亲吕本等都只是他的棋子罢了。”
      “果然是他!借刀杀人?”
      “是。”
      “好胆!”
      “他还说……。”
      “说什么?”
      “说这也是他幕后主子的意思。”
      朱元璋重重哼了一声:“就算当初常氏没了,雄英随后也没了,皇位也轮不到他背后的主子,难不成他背后的主子是你的其他皇子不成?”
      “按他的意思,他们是没预想过孩儿会当皇帝的,也就是说,在父皇驾崩之前,孩儿会先一步死掉,正好应验洪武十五年五官保章正的天象预言。”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也就是说,你的那些弟弟也都有嫌疑了。”
      “父皇不可被其蛊惑,或许他只是故意这样说,为的是让天家父子互相猜忌。”
      “咱心里有数,此事你无需去管,咱会让毛镶调查的,若是你那些弟弟真的图谋不轨,咱绝不会心慈手软。”
      “是。”
      ……
      时辰到了。
      太上皇和皇上一起出现在了奉天殿上。
      文武百官连忙行礼参拜。
      “众爱卿平身吧。”坐在龙椅上的朱标微微抬手,行动之间充满威严。
      在左手边陪坐的朱元璋见了,心中十分欣喜。
      文武大臣起身,随即分立两边,一动不动,更没人站出来奏报什么事情。
      大家都很清楚,今日的早朝时间是属于东征将士的。
      无人站出来奏事,皇帝自是省心,朝着一旁的太监微微点头,太监即刻让小太监端出来一大盘子圣旨,抑扬顿挫的读了起来。
      “……兹赏赐信国公汤和黄金三百两、白银二千两、纸纱三千锭、彩币五十套,其夫人亦同上赏。”
      “……。”
      “……兹加封长兴侯耿炳文为从一品光禄大夫,柱国,领太子太师衔,另赏赐黄金二百两,白银三千两、彩币三十套。另,耿炳文长子耿璇有乃父之风,人品贵重,谦逊稳重,能文能武,实乃良配,特令其尚江都公主,择日成婚。”
      听到此处,众文武百官纷纷侧目。
      就连汤和、徐达等也是十分羡慕。
      这江都公主可不是别人,正是皇帝朱标的长女,太子朱雄英的嫡亲姐妹!
      很显然,拉了个徐达给太子当老丈人还不够,皇帝还想给太子朱雄英拉一个耿炳文当靠山。
      如此一来,这位未来的皇帝的地位怕是比当今皇帝还要来的稳。
      宣纸太监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但不敢丝毫停顿,拿起一封圣旨,继续宣读。
      “……。”
      “……。”
      太监读着读着,这次跟随太上皇出征及在后方保障后勤的有功将领、官员便都得到封赏了。
      只剩下忠义侯朱七牛还没被提及。
      而那大盘子里,也刚好只剩一封圣旨。
      众文武百官纷纷侧耳倾听。
      太监拿起最后那封圣旨,展开,继续抑扬顿挫的念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明忠义侯、农部尚书、应天府府尹朱七牛……。”

第88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