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6章 朝堂多庸碌,乡野却有贤[2/2页]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封侯书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老伯你家有铁桶吗?”
      “有。”
      “铁桶放在水面上,会沉吗?”
      “这……还真不会。”
      “那就是了。”
      “多谢指点,多谢指点。”
      见他侃侃而谈,而又说的极有道理,其他人就更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了,纷纷开口请他指点迷津。
      年轻举人便又替大家解惑起来。
      “其实诸位并不需要太操心将来的东西,为何呢?因为当今的大明君臣相得,上有圣君,下有贤臣,大明上下一片生机勃勃,自然不会苦了百姓。
      不信的人,可以看一看应天府,如今的应天府,百姓家有余财,义务教育之风盛行,百姓脸上都挂着笑,争先恐后的生孩子,街道干净整洁,邻里和睦,农场年年增收……千古胜景啊!
      而有了应天府做模子,各地甚至不需要奇思幻想,直接照搬就行,虽然时间慢了些,细节上差了些,却也大差不离,假以时日,大明各地都会过上京城百姓那样的好日子,只要不是懒汉或是家中有重病人妨碍,踏实肯干,绝不会过得差了。
      同理,想要发家致富之人,只需照搬京城那些发家致富的人的路子就行,比如进入农场当种工,比如把工坊集中到一起,互通有无,再比如组个车队迎来送往,等等等等,何愁赚不到钱?”
      听完这些话,众人安心多了,一些机灵的人心里也逐渐有了主意,更有了方向。
      于是大家对他更加感激,这个叫着要请他好好吃一顿,那个要给他银钱感谢,但他都给推辞了。
      “这人倒是个人才,难怪能被选上去东瀛做官。”朱七牛的菜这会儿已经上来了,一边吃,朱七牛一边暗暗想道。
      想了想,朱七牛让小二去拿了张纸过来,拿出太孙之宝在上面盖了个印。
      朱七牛将纸折起来递给小二:“把这张纸拿去给那个举人吧,让他待会儿去我房间一趟。”
      “是。”
      小二将纸送过去,耳语了一句,年轻举人有些疑惑的打开纸张刚看了一眼,立刻惊的将纸给合上了,随即也不敢坐着了,乖乖站到了楼梯口,跟个等着被临幸的妃子似得。
      客栈其他人一脸懵逼,但都明智的没有多问,也没人再大声说话,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轻声嘀咕着。
      吃过饭,朱七牛揉了揉肚子,踩着台阶回了房间。
      片刻后,敲门声响起。
      “进。”
      年轻举人推门而入,又连忙将门给关上了。
      “敢问可是太子当面?”
      朱七牛摇了摇扇子:“不是。”
      “那请问阁下是?”
      “朱秉文。”
      “原来是冠军侯当面,学生有礼了。”年轻举人身体一震,激动的朝着朱七牛鞠了一躬。

第106章 朝堂多庸碌,乡野却有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