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至于斌国公的太爷爷究竟对黄家有什么恩,书上记载看不清就看不清吧,可以肯定的是,必然是什么大恩情就是了,搞不好还是救命之恩,不然不至于让黄爱卿的爷爷在临终前特意将其写在书上。
      如此,一切都对得上,严丝合缝。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本书是否有可能仿造作假?毕竟用现有的结果推敲过去的未经证实的经历还是不难的。”
      曾担任过工部尚书的万三重出列抱拳道:“回皇上的话,此书绝不可能造假。”
      “何以见得?”
      “因为这书和书上的字确确实实是一副在柴火堆下埋了几十年的样子。
      而且其纸质、墨迹无不是前元时的工艺,就算有人在近期造了这本书,然后让时光倒流,使其陈旧腐朽,也绝不会是这种效果。
      毕竟故事可以编写,但时隔六七十年的造纸和制墨技艺却不能替代。
      时至今日,当年的许多工艺和工具失传了,许多又改良了,根本无从模仿。”
      周光接话道:“此书除了语焉不详的这篇有关斌国公的太爷爷的身世记载外,还有许多其它记载。
      而臣曾经遍查过应天许多地方的过去的人文风物,许多查询结果都在这本书上得到了佐证,这本书上的许多记载甚至比过去的县志都要详细。
      这也不是能胡编乱造出来的,除非……。”
      太上皇追问道:“除非什么?”
      “除非有人能在六七十年前预料到太上皇会夺得天下,然后刻意提前写下这本九真一假的书,好在今天鱼目混珠。”
      朱元璋嗤笑道:“这个猜测比这件事是真实的这一可能、还要来的胡扯。
      六七十年前咱都还是个娃娃,甚至压根没出生,难道咱真的一开始就注定会开创大明当皇帝?值得人家费这个心思?
      你说是吧,汤和?你可是陪咱打天下的老人了。”
      信国公汤和听故事正听得有趣,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点名,下意识说:“对对对,上位的天下可是一次次死里逃生、浴血奋战打下来的,如果强行加上上天注定这一说,那我们这些人的浴血拼杀岂不是显得在做无用功?难道上天注定有没有我们根本无所谓?”
      话刚说完汤和便后悔了。
      糟糕,说错话了。
      我竟又犯了嘴快的毛病!
      上位的天下究竟怎么来的且不提,民间传言中可一向都是说他一生下来就命中注定该当天子!
      我这不是在唱反调吗?
      若放在平时,朱元璋指定会因为这句话而生气,可今天嘛,他竟然一点都不气,反而‘嘿嘿笑了起来。
      “就是说啊,既然咱并不是生来就注定要当皇帝,又岂能有人在六七十年前就准备了这本书来蒙咱?
      他要真有这本事,何必非得靠着这本书强行把朱七牛一家搞成皇族,他干嘛不用点更简单的办法?”

第261章 是亲不是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