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若干日后,在大海上乘风破浪的朱雄英收到了朱七牛寄来的地图。
      展开一瞧,朱雄英乐了。
      “好全面的图,七牛就跟开了天眼一样!”
      再一看那句诗,朱雄英十分感动:“好一个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不就是说的永乐大帝我吗?”
      受到鼓舞后,朱雄英越发斗志昂扬。
      这时,有士兵来报,道:“启禀皇上,印尼已经遥遥在望了,只需再行驶上半日。”
      朱雄英重重一拍栏杆:“好,传令大军,兵分三路突击,哪个先带兵攻下第一座城池,朕即封他为伯爵
      若其本身就是勋贵,伯爵之位可指定一位儿子接任。
      而若是谁第一个冲上城头,即赏百万金钞,京城房屋一座!”
      传令兵领命而去,很快就把这一消息传遍了全军。
      然后哪怕是蓝玉、耿斌文等老将勋贵,也都激动的不行。
      那可是伯爵啊!
      只需要拿下第一座城就能将其揽在自己怀里,世上还有比这更容易加官进爵的差事吗?
      一时之间,明军上下斗志昂扬,人人都想争取这一荣誉!
      ……
      说回大明。
      送出地图后,朱七牛伏案批起了奏折,像以前的雄英一样。
      两天后,永乐八年的殿试正式开始。
      朱七牛虽然不当主考了,但还是过去陪考了一天。
      排名决出来后,朱七牛代表朝廷对他们进行了任命。
      诸如杨荣、杨溥、胡广、金幼孜等自己看中的人才,朱七牛直接安排他们下基层去了,有的被安排到了西南边陲当知县,有的被安排到了某地当农场场长,有的被安排到了草原上当管事,有的被安排到了吕宋当判官。
      其余人等呢,朱七牛也不是不肯给机会。毕竟卷面终究只是卷面,不一定能评断出一个人的全部真才实学,不应该厚此薄彼。
      一番安排后,众人谢恩告退,随即在之后的数日里陆续离京赴任,成了补充大明这个巨人的新鲜血液。
      又过了两日,朱七牛定下的演讲时间到了。
      正午时分,朱七牛坐着马车来到了大明第一歌剧院外。
      一出马车,朱七牛抬头望去,四周早已是人山人海。
      尤其是周边比较好的位置上更是人挤人,却偏偏又十分安静,人人目光灼灼的和他对视着,敬若神明。
      朱七牛面对老百姓永远是最随和的,反而不像是面对官员时那样端着。
      因为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出身,也从没忘记对于老百姓而言每餐能多吃两口肉都是好的。
      微微一笑,朱七牛朝着众人挥了挥手,并且是转着圈的挥手,尽量把每一个方位的百姓都照顾到了。
      百姓们瞬间炸锅了,各种‘嗷嗷叫。
      “王爷好,王爷千岁!”
      “王爷,我是从吕宋过来做生意的商人,之前有幸和您见过一面,您还记得我吗?”
      “王爷,俺是东北滴,俺从俺们那嘎收了一批松子过来京城卖,您要尝尝不?”
      “王爷看我,您还要侧室吗?我愿意自荐枕席。”
      “王爷,听说皇上带兵出海了,咱们大明还招兵吗?我听说您在东北招募过一批非卫所士兵,我也想试试。”
      “……。”
      虽然听不清大家在说什么,但朱七牛还是礼貌的点了点头,这才一步步走上台阶,站在了大明第一歌剧院的最顶层阳台上。
   &nb

第106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