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4章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2/2页]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封侯书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一看之下,朱棣彻底了然,对朱七牛也更理解了。
      他对于齐泰等人的投诚自然也就彻底相信了,于是下令将他们放了出来,只各自降了一品官,小惩大诫,继续留任。
      等到万三重等人全部到京城后,好家伙,哪怕大明有十二部、都察院等文官衙门,能任命十二个尚书和其他一些二品职位,竟也有些安排不开这些人才了。
      朱棣不得不在朱高炽的建议下优先让周光、余钱、孔十七等老一辈高官去当各部尚书,而齐泰等新一代高官呢,则只能加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之类的虚衔,然后屈居侍郎及其他低一些品级的官职了。
      另有一部分燕王潜邸时的官员坐上了高位。
      毕竟皇帝哪怕是再信任外人,也得给自己人留一些位置,不然难以让人心服口服,也容易被人蒙蔽、结党。
      这些人的就位,好家伙,一下子就让大明朝廷这个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哪里需要调钱,哪里要惩治贪腐,哪里要兴修水利,哪里要扩建农场林场,要印制新皇头像的钱币,要兴建新铁路……等等政务,处理的那叫一个飞快且全面,就像是拉车的小毛驴换成了火车头一样。
      这些人都太能干了,因此解决事情的观念、方法、节奏等竟然颇有些高度重合,便连争吵都很少,大家各司其职,各自配合,不需言语就极有默契,更不需皇帝操心调和。
      关键是这些人都还挺有性格和原则,像周光、万三重,做事风格、速度等跟在太祖太宗高宗时期并无两样,一点都没有敷衍了事的趋势。
      而像是余钱、孔十七等,对新皇帝也没有半分意见的样子,既不结党,也不营私。
      皇帝……简直不要太放心太舒心哦。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朱棣彻底体会到当一个皇帝的乐趣了。
      却也不止是朱棣觉得不错,群臣也都觉得他这个皇帝很不错,有高宗武皇帝之风,敢于对臣下放手,做事情也够果决。
      尤其是那些被迫在朱允?墒窒碌惫俚墓俣??寤峁?硪恢痔逖椋??遣鸥?芏员瘸鲋煸?傻牟蛔阌敕衔铩
      锦衣卫调查到官员们对皇帝的评价和看法后,呈递到朱棣这里。
      朱棣看完,那叫一个高兴,随即直接就是大量钱财物品赏赐,继续散发着自己圣主明君的魅力。
      同时,官员们也不得不再次佩服斌王看人的眼光,并惊叹于他为了匡扶大明而废立皇帝的决绝和手段。
      ……
      就在大明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黄子澄及其九族十分低调的被砍了个精光。
      那日齐泰他们喊来衙役要认罪服软后,正赶上蔡徐等四人也有此意,于是几人一起上书。
      黄子澄见大家都投诚了,只剩自己一人还在嘴硬,不免心慌。
      他有心凑上去一起,可齐泰他们都不想搭理他,搞得他很没面子。
      又想到自己把斌王和当今皇帝都得罪死了,就算自己肯服软,人家也未必愿意接受,黄子澄又心慌又害怕。
      偏偏当今皇帝朱棣还真是个记仇的性子,且对黄子澄的能力也不咋看中,在齐泰等人被放出牢房后,根本就没心思再搭理黄子澄了,直接勾了个诛灭九族的判罚。
      于是就有了今日这一幕。
      临死之际,黄子澄老后悔了,也终于不再记恨斌王,甚至有些怀念那个安静的边陲小县城。

第184章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