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邵阳,我滴神!”
      “你终于出现了。”
      “泡菜的起源,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泡菜本来就是华夏先有的,泡菜国算什么东西啊。”
      “一群死棒子,一会儿说端午节是他们的,一会儿说孔子、李白是他们的,现在终于有人出来打他们的脸了。”
      “坐等节目播出。”
      “还得是我阳哥出面才行。”
      “舌尖上的华夏,这应该是美食纪录片吧?”
      “最喜欢看纪录片了,一万个期待。”
      “……”
      微博发出后,网友们就在评论区里面热烈讨论了起来。
      邵阳也没闲着,第二天就跑到公司安排人负责这个项目,其实这个纪录片邵阳早就想拍了。
      之前去山区阳光小学,当地的乡亲们都会拿出当地的美食来招待他,那时的邵阳就有个想法,想把这些大众所不知道的美食利用纪录片的形式推广出去。
      这次的事件,正好让邵阳有机会落实这个想法。
      而把第一期主题定为:泡菜的起源,邵阳也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场。
      早前三千多年前,在《诗经》当中就有一句话叫做“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这句话里的庐和瓜是蔬菜,而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这就说明至少在三千年前华夏就掌握了腌渍加工蔬菜的技术。
      到了后面的秦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里也明确提出,菹者,酸菜也。
      菹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泡菜的专用字。
      后面在马王堆辛追墓出土的盐渍品——豆豉姜,也证明了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酱菜的做法。
      邵阳给《舌尖上的华夏》节目找的负责人叫田立农,是【青年导演扶植计划】中的一个比较优秀的导演,邵阳选中他的理由也是因为田立农拍出来的电影画面美感很足,而这种纪录片,最重要的就是画面要有美感。
      “立农,这个纪录片你就按我说的这么拍,人手你随便挑,需要多少钱你直接找财务申请,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半个月之内给我拍出第一期节目。”
      “我明白!”
      “现在全网都在关注我们这档节目,只要你拍的好,这部纪录片就有第二部、第三部,所以把握好这次机会,别让我失望。”
      “我尽力。”
      ……
      种秧台大楼内。
      台长办公室门口,崔天奇整理了一下衣服后,终于伸手敲了敲门。
      “进。”里面传来一道声音。
      崔天奇这才推门走了进去,台长孙勤看了一眼他,继续低头拿着钢笔在文件上签字。
      “小崔啊,有什么事嘛?”
      “台长,我有件事想跟你汇报一下。”
      “坐。”
      崔天奇上前坐了下来,满脸笑意地说道:“台长,咱们九点档的节目《品味历史》不是马上就要结束了嘛,台里打算推什么节目替上啊?”
      “九点档?应该是要换成小季的《朗诵者》。”
      “台长,您知不知道最近在网络上掀起了一个骂战?”
      “有听说过,怎么了?”
      崔天奇笑道:“这场骂战的起源,是在泡菜国一档综艺节目里面,一个泡菜国的艺人跟我们国家的一个艺人就‘食物的话题产生了不同的观点,然后泡菜国那边的网民就对我们国家的

第670章 舌尖上的华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