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章 龙袍行雪中,蟒衣佩悍刀[2/2页]

神诡世界,我能修改命数 白特慢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炭的铜盒,用于暖衣。
      “本宫不是说过,少弄这些铺张伤财之举。
      莫非,开辟气海凝练真罡的武者,连这点入冬严寒都扛不住?
      亦或者,本宫必须得穿一身白狐裘,才能体现太子的贵气?”
      那两个眉清目秀的小宦官,吓得连忙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身为内侍的陈规晓得殿下的性情,较为冷静,轻声解释道:
      “太子妃专门送来,说是心忧太子,怕您受凉。
      今日还亲自下厨,为殿下准备膳食,省得总是服用辟谷丹药。”
      白含章面上浮现一丝怒容,而后迅速收敛,淡淡道:
      “她是心忧自己的舅舅,怕本宫继续拿凉国公开刀。
      却也不想想,若非杨洪日益骄固,有恃无恐,
      常以长辈自居,怎么会走到这个地步?
      难道,本宫所去的书信,
      里面的叮嘱、劝告、敲打少了?
      皆视而不见,当做耳旁风!
      如今死了儿子,又摆出受了委屈的模样。
      他一人丧子,就痛不可当!
      可曾想过京州的千家万户,都因国公府遭受过此苦?”
      白含章语气平静,措辞却极为严厉。
      惊得陈规都双腿发软,险些俯首拜倒。
      “殿下息怒。”
      略有失态的白含章摆了摆手,吩咐道:
      “罢了,都起来吧,本宫有些乏了,懒得多走。
      不去秀宁宫,就在长阳宫用膳。
      陈规,你让御膳房备些大补的酒菜,免得这位纪千户填不饱肚子。”
      纪渊略一拱手,似是打圆场道:
      “多谢殿下体恤。”
      他并非莽撞之人,刚才白含章的那番话,只当充耳不闻,没有听见。
      当今的太子妃,要叫杨洪一声舅舅。
      东宫与凉国公府,乃是姻亲关系。
      抛开君臣这一层,那位跋扈惯了的国公爷,确实是太子的长辈。
      否则,哪能这么不给东宫的面子,谕旨都敢拒接。
      下朝还未多久,已经是风紧雪急的严寒天气。
      地上好似铺着鹅毛,白茫茫一片。
      白含章徒步行在雪中,纪渊落后半个身位。
      远远看过去,像极了一对和睦的君臣。
      “本宫和太子妃交集不多,感情也甚是淡薄。”
      白含章走了一阵儿,忽然开口说道。
      “殿下,这是臣应该听的吗?”
      纪渊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松软的雪地上。
      白蟒飞鱼服的腰间,悬挂着绣春刀。
      这一幕,要是被朝臣瞧见,必定心惊。
      宫中佩刀,这是何等的圣眷?
      “本宫准你听。”
      白含章声音低沉,没好气道。
      “天家之子,本就没有男女的情爱。
      她是国公的外甥女,自家也是豪族门阀。
      为人贤淑,少有骄蛮,本宫其实很满意。
      只是太过心软,耳根子更软,始终向着娘家。
      有时候,让本宫很难做事。”
      纪渊默然不语,公私亲疏之分,本就是一团乱麻。
      倘若白含章没有想过做明君、做圣君,对于凉国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
      甚至可以加以倚重,拉近关系,避免投向其他的藩王。
      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位监国二十年的太子殿下偏偏要打压勋贵,肃清景朝。
      许多地方,自然就不能再讲情面。
      “东宫的位子,殿下觉得不好坐?”
      纪渊问了一句有些大不敬的话。
      “本宫一天到晚,最少要批阅三百份奏折,最多可能会超过五百份。
      因为有四十九府、一百二十州的大事,需要做出决断。
      这还只是底下人,想要让本宫看到的,并非全部。
      如果再加上密侦司的线报、公文,大约能有一千余份。
      你说,好不好坐?”
      白含章行于风雪之中,眉目带笑道:
      “你可知本宫的武道成就,为何只有气海真罡四重天?
      因为本宫当年学武,为的只是坚固体魄,可以不眠不休,少睡少食。
      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处理朝廷政务。
      可后来发现还是不够用,本宫又去了钦天监,恳请监正传我道术。
      说起来,你应该叫本宫一声‘师兄才对。”
      纪渊眉锋挑起,似乎有些意外。
      太子竟然是少见的法武双修。
      “并非说大话,论及一心多用的本事,五境宗师恐怕都不如本宫。
      现如今,本宫可以一念之间,同时批阅三十份奏折,一日处理千份公文,运转朝堂,把握中枢,得心应手。
      只是神魂消耗过重,每日需要点燃五百年份的安神香才能入睡。”
      白含章好似颇为自得,转而又叹了一口气。
      “但景朝疆域实在太大,四十九府、一百二十州的奏折看完。
      还有各地郡县上呈刑部的冤假错案,还有南镇抚司的官员结党私下交涉,还有北镇抚司侦缉搜拿的灭圣盟余孽,邪神爪牙。
      更别提九边军镇每年的饷银调拨,粮草消耗,天工院、开物院各项开支增减……
      本宫自从监国之后,每日只睡一个时辰,饭食多用丹药代替,仍然感觉力不从心。
      外面总是传闻,本宫几个弟弟有心夺嫡,想要争储君大位。
      现在只有你我二人,纪九郎,不妨对你说一句实话,
      本宫其实巴不得燕王、宁王、怀王,他们几个来坐一坐这个位子,让他们也尝点苦头。”
      纪渊心头震动,再次感慨白含章不愧为三条金色命数加身,即将成皇的浓重气运。
      思忖片刻,他低声回道:
      “殿下……未必要事必躬亲。
      六部尚书,内阁学士,皆能分担。”
      白含章洒然一笑,眼中竟有光彩焕发,朗声道:
      “是这个道理。为人君者,驾驭人臣,乃帝王心术之一,本宫十二岁就懂得了。
      像是审查冤案,自有刑部,饷银调拨,自有户部,捉拿围杀余孽乱党,自有黑龙台。
      但,诸如此类之事,本宫只会交与一部分,之后仍要亲自过问,你可知为何?”
      纪渊眉头微皱,轻轻摇头。
      这位太子殿下看上去也不像是独断专行,不愿放权的多疑性情。
      “因为……人人皆有私心。太子妃会为她舅舅求情,敖景也会因为欣赏你,宁愿得罪兵部和刑部。
      宋桓更会看在你的份上,给你二叔纪成宗升官。
      这就是私心、私情!”
      白含章眸光冷冽,语气却显得温和:
      “纪九郎,不用担心。
      本宫提及此事,并没有怪罪的意思。
      恰恰相反,本宫很能理解。
      人非圣贤,孰能没有半点利己之心?
      但也正因如此,本宫不能尽信朝臣。
      六部尚书,内阁学士,无一人没有家族、门第,
      无一人没有恩师同窗,党派同僚。
      本宫可以用,却不能亲信之!”
      冷风扑面,纪渊浑然不觉。
      白含章的这一番话,犹如平地霹雳,炸在心头。
      并非表面透露的帝王心思,而是其中的深意。
      “人人皆有私心,难道殿下就没有?”
      他顺着话头,往下问道。
      “由衷来说,本宫的确没有为一家一户计的私心,只有为景朝苍生想的公心。
      所以,本宫才会是太子,才能够监国。
      群臣有私,本宫无私。
      这天下,才不会落入四神掌中!”

第二百九十章 龙袍行雪中,蟒衣佩悍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