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章 诸经之首是《易经》[1/2页]

跟着姓名学国学 青港沉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易经》为什么被誉为诸经之首,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源头?
      因为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古往今来穷极时空,我们已知人类最早的一本书籍,就是《易经》。
      我们找不出任何一本书,成书时间比《易经》更早。
      这部阐述天地万象变化的经典书籍,凝聚着中华民族先祖最早的智慧结晶。它最开始用于卜筮。
      在远古时代,卜筮太重要了,人们真的靠它来断吉凶祸福。
      现在的天文历法已很成熟,我们看天气预报就知道是晴是雨是风是雪,看日历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春耕,什么时候该秋收,简单、方便,还很科学。
      但是古人没有天文气象台,没有电视机,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日历,对他们来说,观天象,定农时,问出行,非常必要却也非常困难。人类早期各种社会活动的吉凶全靠卜筮和望气来决定,但是普通人不清楚时日,也无法预知气候,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观察、研究和指导。
      通过专人日积月累的观察、记录、整理和研究,渐渐产生了天文历法以定时日,画出了八卦来定天象气候。
      乾、坤、震、巽、艮、兑、坎、离这八卦,是《易经》的核心和基础,分别代表天、地、雷、风、山、泽、水、火八种自然天象,指导先人趋利避害,远离天灾人祸。看到刮风、打雷、林火就离远一些,看到山川河泽就小心一些,这么做,岂不是就吉祥顺利了?反之,岂不是就有灾殃了?
      朴素,简单,而又实用。
      所以,《易经》是中华先民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和学问。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看看学习的学字。学的本意,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它的繁文字形上面是两只手扶着一个爻,下面是秃宝盖下一个孩子。孩子们坐在房子里,听老师传授知识。传授什么知识呢?易经的爻。
      大家也许

第32章 诸经之首是《易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