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0章 春江花月夜[1/2页]

跟着姓名学国学 青港沉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颐养他人,吉利。像老虎一样盯住别人的衣食,准备扑过去抢夺,没有灾祸。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杨柳青青垂到地面,杨花漫漫满天飞舞。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远行的人啊,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呢?
      这首韵律悠扬、情景交融的绝句据说创作于隋炀帝大业年间。有人说它一边寄托着相思之情,一边以杨柳和杨花暗示杨广,表达了诗人希望杨柳垂地、杨花飞去,隋朝灭亡的梦想。
      隋炀帝也雅好写诗。他写《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傍晚时分,江面风平浪静,岸边到处春花盛开。明月当空,繁星满天,江水汹涌如潮流向远方。
      他写《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寥寥几只寒鸦飞过如星光点点,孤寂的村落被流水环绕。斜阳欲落之处,暮霭沉沉,令人望之黯然销魂。
      仅看其诗,怎么能看出这位眼含美景,心藏孤寂的帝皇竟是如此无情,为野蛮生长的欲望而罔顾天下众生?
      隋朝的诗已渐渐有了盛唐的味道,而隋朝的天下却已很快显出南陈的离乱。
      隋炀帝不仅爱写诗,而且崇儒敬孔,赞其盛德之美,不在于百代。他和隋文帝一样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历经四百余年战火烽烟,古之典籍毁失大半。隋文帝登基称帝以后,以献书一卷赏绢一匹的重酬求书民间,“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炀帝继位后,同样兴办学校,广索图书。
      隋朝的藏书号称中国历代之最。据统计,长安和洛阳两都的藏书最多达七万七千多类37万余卷。我们对比唐玄宗时期的皇家藏书数字:8万多卷。
      这些藏书都到哪里去了?再次毁于战火。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公元611年,山东、河南大水成灾,祸及四十余郡。出身贫寒的铁匠王薄,率众于长白山(今山东省邹平县)揭竿而起,抵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公元613年,余杭人刘元进据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自称天子。扶风沙门向海明也在扶风(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北)称帝。
      这些只是小打小闹,本身不足为惧,但它们却是点燃暴动的引线。
      不久,河南有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举兵,有翟让发起瓦岗军起义。
      河北则有窦建德占据河北冀州,自封夏王。与此同时,高开道也在河北割据自立。
      江淮地区则有杜伏威、辅公祏在齐郡(今山东省境内)举兵叛乱,随后南下江南,占领高邮(今江苏扬州高邮市)。
      公元617年5月,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同年十

第200章 春江花月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