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2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1/2页]

跟着姓名学国学 青港沉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六二:黄离,元吉。
      黄色的华彩,大吉大利。
      朝阳是红色的,随着温度升高,阳光渐渐变成金黄色。当金色阳光洒向大地,春天百草萌芽,夏天万物生长,秋天瓜果飘香,冬天带给我们温暖。所以说黄离,元吉。
      我们还可以有另一种的理解。
      中华文明的一大跨越是发明了陶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丝绸、陶瓷是中国面向世界最畅销的商品,明清以后加上了茶叶。
      所以西汉时期沿西域开辟的商路叫丝绸之路,而明清两代开辟往欧洲的商路叫万里茶道。
      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万里茶道,其中占比份额极重的一宗商品是陶瓷器。
      既然陶瓷如此重要,为什么不叫陶瓷之路或万里瓷道?
      因为陶瓷容易破碎,很难运输,在总运输量方面比不上丝绸和茶叶。
      陶瓷因此变得更加珍贵,于是陶瓷和中国在英文中使用同一个单词:China。
      丝绸之路,万里茶道,中国瓷器。
      为什么说陶瓷器的出现是文明的一大跨越?
      解决了吃饭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没有铜铁器和陶瓷器的远古,我们的先祖如何烧水、煮饭、做菜、熬粥,又如何盛饭盛菜,盛粥盛汤?
      用小木棍串起来做烧烤,用木碗、石碗来做盛放器皿,在没有筷子的时候用手抓着吃。在更久远一点的以前,大约是在有石头的凹槽下烧火做羹汤,然后要么趁热用嘴凑过去吃,要么等稍凉用手捧起来吃。
      在当代,这是一种新奇有趣的用餐体验,我们管它叫作手抓饭,手抓羊肉等等。但如果我们天天都这样子吃,形象大概不会太好。
      在比更久远还要久远的时期,我们的先祖吃东西的形象更加糟糕,茹毛饮血。
      这比牛排不能超过七分熟,上面一定还要带血丝不雅观得多。
      所以掌握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跨越。这是火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而且如假包换,绝对保真。否则哪来的烈火炼仙丹,让嫦娥姐姐吃了以后,登仙奔月?
      先祖们最早用木柴干草烧出来的火,颜色大多是红色的,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摄氏度。所以,我们说火是红色的,好日子是火红的。
      没有火,哪来的好日子?
      一旦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火焰颜色便逐渐从红色变成橘色,随着温度渐增变成黄色。橘黄色的火焰可以烧制出陶器,黄色的火焰加上高岭土和釉,可以烧制出最早的青瓷和白瓷。
      中国人发明瓷器的时间不晚于商周时期。从此,人们可以用陶瓷碗盛放饭食,用筷子和瓷勺吃饭喝汤了,这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次大进步。
      我们现在已知道,黄色火焰的温度并非最高,往上还有白色火焰和蓝色火焰。
      居于大唐盛世之间的武周时代,颇令史家头疼。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甚至改置社稷,在洛阳立武氏七庙,这算不算中断了唐

第222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