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7章 天山遁卦中的永贞革新[2/2页]

跟着姓名学国学 青港沉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郭子仪为什么能只言片语说服回纥倒戈?因为回纥人信任他,敬服他。
      回纥人为什么信任他,敬服他?因为他是宽厚仁和、言必行行必果的君子,不是品行不端的阴险小人。
      相反,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为什么郁郁而终?
      答案如此简单。
      如果想要做刺破黑暗的那道光,我们首先需要保证自己始终是光。若火焰熄灭,光明暗淡,光明也就沦为了黑暗。
      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与其鲁莽地冲破黑暗,不如用心地守护光明。
      因为任何一点光明,哪怕微不足道,都是传承人类文明的火种。
      进取是一种勇气,隐退是一种智慧。固收本心,进退自如,这是遁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遁卦的卦辞是:亨,小利贞。亨通,坚持下去有小利。
      孟子有一句话,叫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个人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就要洁身自好,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如果得志显达了,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我们隐遁的时候,不要好高骛远,坚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比如归田园而隐居的陶渊明,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劳作归来时,但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贾岛曾经寻隐士不遇,只好请问隐士的少年弟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在唐朝,隐士未必真的如此淡泊名利,超然物外。他们遁归山林,也许是为了找到求仕为官的终南捷径。
      相传唐朝有一个名叫卢藏用的人,因为不受重用,于是到终南山隐居修行以赢得隐士之名,最终被朝廷征用为左拾遗。当时,终南山中还有一位着名的道家人物,这就是李白、杜甫曾经寻之不遇的司马承祯。武则天一度征召司马承祯入朝为官,但他只在长安呆了几天便奏请辞归终南山。他离开长安之日,很多官员前来送行,其中就有卢藏用。卢藏用手指终南山的方向,对司马承祯意味深长地说道:“那里另有妙处啊!”
      司马承祯闻言微微一笑,答道:“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在我看来,不过一条做官的近路罢了。这就是成语终南捷径的来处。
      古有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说法,其实无论隐遁何处,更多是非常时期一种自洁、自好、自保的做法,无法做得大利于天下。
      如何能做到独善其身,“亨,小利贞”呢?我们来看遁卦六爻的爻辞: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排到末尾的遁隐,形势艰难,不要有所行动。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用黄牛之革牢牢绑住,难以解脱。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有所牵绊的遁隐,如疾病缠身一样艰险。畜养仆人和妾室,吉利。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形势大好的遁隐,君子吉利,小人则不会。
      九五:嘉遁,贞吉。
      值得嘉奖的遁隐,坚持正道吉利
      上九:肥遁,无不利。
      肥沃富足的遁隐。没有不利。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

第247章 天山遁卦中的永贞革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