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4章 延佑复科,以儒治国[1/2页]

跟着姓名学国学 青港沉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慢慢到来,困于囚车之中,遗憾,有结果。
      管仲被关押在囚车中,摇摇晃晃送往齐国国都。
      他有遗憾吗?
      当然有。他辅佐公子纠争夺齐国国君之位却功亏一篑,被迫逃亡鲁国。如今作为罪人被引渡回齐国,只能慨叹造化弄人。但这是他一生知己鲍叔牙的计谋,管仲被引渡回齐国后,齐桓公择良辰吉日亲自出城迎接。他拜管仲为相,称其为仲父。
      君臣齐心协力,使齐桓公制霸春秋。
      局面就算糟糕到身陷囹圄,满腹怨屈且有志难伸,只要我们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而是继续持之以恒,奋发有为,我们依然会争取到理想的结果。
      阳光总在风雨后,无限风光在险峰,成大事者,怎么可能不经历大磨难?
      元世祖忽必烈晚年曾命人寻访隐居于江南的宋朝遗臣,延引入宫觐见。其中一人神采飞扬,谈吐不凡,翩翩有如神仙人物。忽必烈见之大为惊喜,将他的座位安排在尚书左丞相之前。
      这个人名叫赵孟頫(1254年10月-1322年7月),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
      赵孟頫自幼聪敏,过目不忘,下笔成文,颇有贤名。南宋灭亡后,他不仕元朝,而蛰居在家精研经义,声望日隆。正当他只想安心做个南宋遗民时,此番被选入宫得到忽必烈的青睐,便再也难以超然世外了。
      赵孟頫被授予兵部郎中,此后历任四朝,累迁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以赵宋宗室的身份而入仕元朝,赵孟頫是贰臣贼子吗?
      很难说。
      在耿介守节方面,他不能和文天祥、陶渊明等前辈比。
      明代书法家项穆以字论人,评价赵孟頫的书法温润闲雅,似乎承续了王羲之的正脉,但字体妍媚纤柔,缺乏大节不夺之气。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评价更加直接,他认为赵孟頫以宋朝皇族改节事元,这事实在说不过去。但他也承认赵孟頫风流文采冠绝当时,翰墨当为元代第一。
      赵孟頫的书画成就早有定论。他的书法被称为赵体,与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中国楷书四大家。
      他开创元朝新画风,是元代画坛的领袖人物,被称为元人冠冕。所谓“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意指赵孟頫的艺术实践,使元代以后文人画逐渐成为画坛主流。
      相比赵孟頫,金国遗老、有北方文雄之称的元好问(1190年8月—1257年10月)堪称又一位“靖节先生”。
      金国灭亡后,元好问隐居不仕,在家中潜心着述。他曾主动觐见忽必烈尊称其为“儒教大宗师”,曲意恭维的背后是劝说元朝皇帝任用儒生治国。
      赵孟頫和元好问作为前朝遗民,始终与元朝若即若离。他们囿于自己的身份而“困于金车”,满怀黍离之悲、亡国之痛,寄情书斋,埋首创作。前者开创了中国书画的新天地,而后者则努力以一己之力延续儒学传统,这就

第364章 延佑复科,以儒治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