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2章 九个小时收复台湾[1/2页]

跟着姓名学国学 青港沉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心中如果有疑虑,不妨大声说出来,大家愉快地协商解决,暂时可能不会有结果,但只要我们发现问题,隔离问题,解决问题,就会有喜庆的结果。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帝决心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回台湾一年后便会其长子郑经(1642年1681年)活活气死。郑经和四弟的乳母私通,竟然还生了一个儿子,这被视为乱伦。
      于是郑成功被气死后,郑经在接替他成为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时,也遇到了波折。有人认为他不适合继位,并且试图另立山头。
      郑经以陈永华为谘议参军,周全斌为五军都督,冯锡范为侍卫,准备武力夺取政权。
      就在这时,清廷派人前来招抚。郑经忙着要解决内部问题,暂时无意与清军开战,便提出仿效朝鲜向清朝朝贡。
      郑经看似愿意向康熙帝俯首称臣,但这其实是一个坑。
      而且是一个大大的坑。
      康熙帝一旦接受这个提议,便意味着承认台湾明郑政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必须尊重它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台湾和朝鲜的情况大为不同。
      朝鲜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本该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朝贡。
      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郑经也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康熙帝当然不可能接受这个提议。
      在双方谈判的时候,清军与明郑暂时停战。郑经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重回台湾,一举肃清内敌,结束内斗。
      当清使带来康熙帝的意见时,郑经表示,如果清廷让他削发登岸,他誓死不从。
      随即在台湾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开办教育、安抚乡民,倒也把台湾经营得有声有色。三藩之乱时,郑经一度在陈永华的支持下,出兵占领福建厦门及沿海一带多座岛屿。
      陈永华,又名陈近南,是明郑时期有名的抗清名将,他创建了民间反清组织天地会,并出任第一任总舵主。
      天地会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叫作洪门。一直到民国时期,洪门还与青帮、哥老会并称为三大帮会组织。
      康熙帝为专心歼灭吴三桂部,遣使和谈,称郑军如果退守台湾,则可永据台湾,“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愿意纳贡则纳贡,不愿纳贡也没关系,一如箕子之朝鲜、徐福之日本。”
      由此可见,徐福出海登陆日本的说法,可不是当代人的戏谑之词。至迟在四百年的清朝康熙年间,这就是一个得到官方盖戳认定的意见。
      此时,明郑王朝的财务透支,郑经顺水推舟放弃沿海据点,退守台湾。
      公元1680年,清廷再次致书郑经,打算遵守旧约仿效朝鲜“不剃发,不登岸,称臣入贡,”以消弭沿海战乱,不使生灵涂炭。
      郑经回信表示同意,只是增加了一个要求:留海澄(今福建漳州龙海区海澄镇)为互市地。福建总督姚

第452章 九个小时收复台湾[1/2页]